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发布时间:2016-07-07
【摘要】根据自我系统加工模型,从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内部的自我系统对中学生英语学习倦怠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从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英语自我概念、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等方面入手来降低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
发布时间:2016-07-07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领导力对小组中的人和事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体现在小组成员有较高的参与主动性,并能带动其他成员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领导者,都可以扮演领导者角色。具有领导力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会扮演领导的角色。培养学生...
发布时间:2016-07-07
2011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框架);,作为新一代科学课程标准制定的基础文件,其中体现了美国根据实际国情、对以往科学课程标准弊病的反思以及综合尤其是在认知领域的研究文集而...
发布时间:2016-07-06
[摘要]文章结合我校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实践,阐述了在办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小学,要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小学的面貌,创造性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谓是“终南捷径”。远程教育资源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规范学生行为养成、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发布时间:2016-07-06
【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校长应该以教育家办学的视野,培养和形成学校核心发展力,逐步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壮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使教育均衡发展由外在帮扶型向学校自主发展型转变,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发布时间:2016-07-06
中国传统教育一贯重视书写教学,至少从周代开始,书写技能就正式成为教育内容。《周礼·地官·保氏》中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孔子的“六艺”,即“礼”“乐”“射”...
发布时间:2016-07-01
【摘要】中小学阶段是新生一代形成健康价值观念,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教师作为学生德行的指导者、促进者,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促进我国中小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6-07-01
[摘要]生活化德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它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生...
发布时间:2016-07-01
【摘要】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系统阐述了钟士教育思想。其中,礼仪教育是钟士教育的重要一环。洛克细致地阐释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对洛克的礼仪教育思想进行总结与思考,能够为当前儿童礼仪教育提...
发布时间:2016-06-30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文化热”、“寻根热”的出现,国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这种“文化热”我们可称之为“文化关注”。可以说,国学热是这种文化关注衍生出来的一个正面结果。
发布时间:2016-06-30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深广推进,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现象愈发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义务教育的质量,动摇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石。围绕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从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心理层面和管理层面来进行归因;结合双因素理论,从保健因素...
发布时间:2015-03-25
[摘 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面临来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在本体论方面,后现代思潮挑战传统教育心理学的实在论倾向,主张心理是一种社会建构;在认识论方面,后现代思潮挑战传统的知识外源论和内源论观点,主张知识是社会互动和协商的结果,...
发布时间:2015-03-23
摘要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什么知识?如何教学知识?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新课程念”受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影响,在学校知识的性质、学校知识教学的方式以及实现学...
发布时间:2015-03-23
摘要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什么知识?如何教学知识?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新课程念”受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影响,在学校知识的性质、学校知识教学的方式以及实现学...
发布时间:2015-03-22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的选拔性评价几乎替代了合格性评价,这是基础教育走向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症结。这种取向异化了现代基础教育的性质,限制了青少年儿童的个性,也使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迷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起点。基础教育应当以培养普通劳...
发布时间:2015-03-22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的选拔性评价几乎替代了合格性评价,这是基础教育走向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症结。这种取向异化了现代基础教育的性质,限制了青少年儿童的个性,也使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迷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起点。基础教育应当以培养普通劳...
发布时间:2015-03-22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的选拔性评价几乎替代了合格性评价,这是基础教育走向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根本症结。这种取向异化了现代基础教育的性质,限制了青少年儿童的个性,也使高等教育和精英教育迷失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起点。基础教育应当以培养普通劳...
发布时间:2015-03-21
[摘 要]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谋划未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生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基于本土实践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分析现在,新时期基础教育呈现出新特征和新矛盾,时代的发展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期望与新要求,基...
发布时间:2015-03-21
[摘 要]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谋划未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生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基于本土实践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分析现在,新时期基础教育呈现出新特征和新矛盾,时代的发展也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期望与新要求,基...
发布时间:2015-03-15
摘 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离问题是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争持不下的论题,这主要是由本质主义思维范式的二元论思维所致。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思维范式的转换。后现代主义思维范式为理解和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视角。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理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84/9020条记录/页 共1799 条记录 转到第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