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中小企业多维精益财务管理体系探索
摘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当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多维精益管理体系下财务管理的新思路,探索财务管理视角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要素发展,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企业创新内生活力,以期为保障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提供思路和实现路径,为同类型企业在财务管理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多维精益;财务管理;全面预算;资金管理
0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具有人力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等特征,其数量的增长和发展质量的提高能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生力军和新动能[1]。如何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生特点和营商环境,在规范性原则下,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支撑其业务高速增长、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财务管理领域新的课题。本文结合多维精益财务管理理念和多年具体实践,探索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之道。
1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内生需求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一般在百人左右。
(2)多为知识密集型企业。
(3)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是人。
(4)生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第一要务。
(5)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形成雏形。
(6)财务管理侧重于账目规范的单一管理方式。
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决定其财务管理更倾向于服务与支撑属性,管控属性通常偏弱。具体表现在:
(1)全面预算管理缺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通常侧重技术研究和市场运营,财务领域的管理资源投入相对有限,成本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企业内控机制薄弱。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缺少财务风险意识,缺少可操作的、可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内控制度。作为中小企业,其抗风险能力本身较弱,加上内控不到位,没有完善的风险应对方案,当企业面临危机时,很可能遭受致命打击。
(3)作业成本管理粗放。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不同经营对象的共同费用通常未进行追踪和科学分析,难以进行准确分摊,成本管理通常仍偏粗放。这导致科技型中小企成本费用偏高,降低了企业利润。
(4)财务信息化水平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通常停留在单据化、表格化阶段,仅应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的独立管理,缺少业务、财务贯通的全流程线上作业管控。在这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存在很大改善空间,如能提升信息化水平,企业的发展将有望迈上新台阶。
(5)经营业务与财务管理脱节。业务部门习惯于将财务部门置于对立面,认为财务管理给业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妨碍和羁绊[2],业务执行者不能准确理解财务数字所反映的业务状况,不了解财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经营和管理的脱节,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
2多维精益财务管理体系构建
2.1 体系概述
多维精益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建立现代、科学、稳定的财务管理机制,综合灵活性、可拓展性、跨域协同等能力,具有多视角、细分类、精细化、效益性等显著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就业绩而言,传统模式下,企业的业绩主要由利润中心实现,而在多维精益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业绩基于业财一体化的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共同实现。财务管理的指标也由传统的营业额、毛利润、营业利润转变为营业额目标下总成本最小、预算总成本下利润最大。经营策略上,由传统的产品功能、产品组合、销售策略、产能管理、研发设计、人力匹配转变为采购决策、质量控制、人资分析、成本分析、全面预算、资金平衡。
总的来说,多维精益财务管理模式下,通过细化和拓展企业财务和业务的考察视角和维度,进而在多维分类的基础上找到财务和业务的联结点,实现管理层面的业财融合。在多维精益化管理体系中,企业的财务活动会被多维度细化,财务数据的生成、归集、结转更加明晰化[3],财务数据的变化能更清晰地反映业务状况,财务数据的关系能更准确地反映业务逻辑,财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也极具显性化。
2.2 一体化是核心
多维精益财务管理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所有资源配置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连接业务与财务,优化财务管理系统结构,扩张财务管理系统边界,并建立业务、财务跨域交互作用和动态协调。一方面,延伸财务管理边界,实时归集业务侧信息[4];另一方面,利用财务数据揭示业务链条中低效、低值环节,反向促进业务流程优化。
2.3 多维度是手段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务多维分析既可以按照作业行为特征形成研发、运维、实施、咨询等分类,也可以按照组织机构进行分类,以最小节点解构各类业务流程,设计财务规则,将任意员工、任意岗位、任意作业都纳入不同分类标准,通过多维视角和分类分析,实现业财融合。2.4 适应性调整与持续改善是执行关键
多维精益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价值实现非一日之功。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践行多维精益财务体系存在内因和外因2个方面的难点。
内因方面,管理层、核心业务层对财务业务的认知水平约束了多维精益财务管理变革的原生动力。
外因方面,业务数据本身的质量和数据财务化耦合水平限制了多维精益财务管理成效的实现。
在实践中,应该对标准财务流程进行动态评估和适应性调整,一方面,先有后优实现早期收获;另一方面,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实现长远发展,辩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