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教育的价值潜能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教育的价值潜能

 教育的价值潜能

国内创客教育的发展

2014年开始,网络上有关我国高校以及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说明创客教育在我国已经悄然兴起,并在大踏步的摸索前进。北京、上海、深圳、温州等城市是国内创客教育的领跑者,通过建设创客空间、举办创客大赛/文化节、成立创客俱乐部、召开创客教育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大大推动了国内创客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一批高校纷纷启动创客空间建设计划,旨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华创客空间。“清华创客空间”是一个开放的软硬件开源社区,是学生进行智能硬件创业的平台。任何专业背景、零基础的同学,包括文科生都可以参与,强调多学科间的交流互动。该空间每周定期面向所有校内外学生开展创意分享、工作坊、头脑风暴、产品设计培训、创业培训等活动。通过合作探究、项目驱动、专业指导等多种方式,激发每位成员的创造潜能,使他们在动手创造以及分享知识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此外,高校创客教育也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创客实验室(M-lab)是海尔集团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联合发起的高校创客孵化机构,目前已在青岛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个高校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创客空间,为大学生将创意进行商业化转化提供了全方面的服务与支持。

除高校外,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发展势头也很强劲。温州实验中学是温州市第一个青少年创客基地,创建了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动手制作、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项目。为促进学校创客教育的发展,温州实验中学开设了一系列创客教育课程,包括“多媒体编程”、“电子制作”、“机器人”、“网页编程”等,并且有教师专门负责创客空间的指导和管理。温州实验中学在创客教育上的探索实践,受到韩国媒体的关注和称赞。北京景山学校也在积极推动学校创客教育,同样建立了创客空间,开设了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创客教育课程。景山学校还积极联合校外资源,与新车间、机器人战队、北京创客空间的教育创客一起研发了面向少年儿童的创客课程设计模式,重新调整原有机器人等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能力和习惯。

2014年以来,国内举办的创客教育活动也日渐增多,启动了一些创客教育计划。20146月清华大学举办了创客教育论坛活动,讨论了创客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总结了目前创客教育发展的模式。20153月,全国首次中小学生创客教育普及公益活动在北京西城区育翔小学举行,向中小学生展示了创客的魅力,普及了创客的相关知识,传播了创客文化和创客教育理念。“少年创客养成计划”是由CCTV新科动漫频道、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面向7~16岁青少年的国内首个创客教育计划。该计划已经成功举办了西城区中小学创客体验日活动、少年创客冬令营等一系列创客教育活动,对推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创客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客教育实践框架与路径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陈琳等,2013)。创客教育继承了项目教学法、做中学、探究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借助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了创新教育的实践场(祝智庭等,2015)。基于上述创客教育理念以及国内外创客教育发展的现实经验,笔者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创客教育实践框架。

创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创客环境、创客课程、创客学习、创客文化、创客教师队伍、创客教育组织、创客教育计划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创客教育绝非仅仅是教育界的“内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融合,尤其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如企业、协会、公益组织、研究机构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创客教育,应坚持“创造、快乐、协作、分享”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使能作用,使每个学生都具备创客能力、意识和精神。基于上述实践框架,笔者提出如下创客教育实施的八大路径。

构建无处不在的创客环境

创客环境是实施创客教育的基础条件。研究者(Peppler&Bender2013Sheridanetal.2014)常将创客环境分成两类,一类是线下的物理创客空间(MakerSpace),另一类是在线的创客社区(MakerCommunity)。考虑到空间的虚拟性,这里将创客社区也纳入创客空间的范畴,而将物理创客空间命名为创客实验室。创客社区是供创客们展示作品,交流经验和思想,分享工具、软件、材料等资源的线上社交空间。与学校教育中常规配置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相比,创客实验室往往具有较大的空间、更加开放、设备材料多样齐全、多用途等显著特征。

创客空间作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策略和关键技术,已被写入2014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和高等教育版,预计未来五年内将对全球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创客空间的建设应当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不同创客空间可以有不同的兴趣和关注领域,比如交通、医疗、家庭用具、艺术、电子、可穿戴设备等。学校创客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参照FabLab模式,通过标准化建设快速推广。随着全国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王运武,2011)。创客空间应当作为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相关部门应当尽快编制面向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创客实验室建设标准》,为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创客实验室提供指导。当然,这里的标准化建设是指要满足实施创客教育的最基本条件,而非限制学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学校创客空间与社会上的创客空间不应是孤立的,而应相互衔接和补充。学校创客空间可以更加侧重与学科教学的结合,既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强化学科教学效果;社会创客空间则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个性化,强调完全基于兴趣的创造,甚至可以提供创客作品规模化生产的咨询和推广服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