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2年01期目录
研学活动需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研学活动需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

 研学活动需关注的三个重点问题

把握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少先队员是研学活动的主体,辅导员在研学活动中处于主导位置,能够运用成熟的认知和实践方法,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体作用。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轻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会使研学成效大打折扣。在研学方案设计中,辅导员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不强迫少先队员做决定,让少先队员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自己做出选择;当少先队员意见分歧或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适时给出合理化建议。少先队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议,民主选择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活动方案,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团队需求选择体验岗位等。研学是少先队员进行认知社会、实践知识技能的过程,通过辅导员的唤醒与引领,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能让他们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真正发挥主体价值。

研学是被正式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具有自身独特功能和价值的课程,一定程度展现了当前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研学贵在“研”字,其目标之一是在围绕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上,引导少先队员进行深度体验。深度体验区别于普通体验,其经历可以让参与者增长见识、提升格局,促进其内心成长成熟。但现在的研学活动中有很多走马观花、包办代替、人为拔高的不良现象,需要辅导员高度重视,并通过调查、寻访、资料搜集与整理、对比分析、填写学习单等研究方法,引领少先队员触摸真物、亲近真知、感悟真心、涌动真情,在合作探究中接近研学的本质。

1.触摸真物

面对各具特色的研学地点,少先队员心中有无数的好奇:南京博物院里的镇馆之宝独特之处是什么?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上都有谁?他们想要亲自去看一看梅园新村里的户口本,读一读革命党人冷少农的家书,摸一摸参加过渡江战役的小木船,听一听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前塑像的呐喊……此时此刻,研学场馆的每一个物件都具备了话语功能,真实的物件成为沟通过去和现在的桥梁,把少先队员带进了特定的时代。少先队员也通过触摸真实的历史遗迹、遗物开启与历史的研学对话。

2.亲近真知

研学是探究性学习,能满足少先队员对真知的渴求。现在的少先队员参加课外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他们虽然对研学的兴趣非常高,但是常常因为缺乏探究的方法及能力而退却,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活动前后给予有效的辅导,帮助他们寻找参与研学活动的方式与载体。如Y1队的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围绕小课题“抗战时期,南博文物是怎样躲过一劫的”,设计了三张研学任务单:1.寻找一件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画出国宝的迁徙路线图;

2.写出小课题研究报告,解决少先队员提出的问题;3.感知国宝迁徙的艰辛,感悟文博专家和普通民众对于文物保护的崇高精神。通过对真物的追踪及体验当事人的心路历程,少先队员获得知识和价值信念上的真知。

3.感悟真心

研学活动以研学场馆为依托,由物及人,让“历史人”与儿童展开对话,引导少先队员努力寻找“历史人”的心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叙事,体验他们的喜乐与艰辛,追求与希望。C队深入探究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里面的“木头”,让木头会说话,从被毛毯裹着的两棵树上感受共产党人爱护百姓财产的真心,从作战时筹集而来的9400余艘船只和运送物资的木制手推车上感受百姓拥护共产党的真心,从渡江第一船“京电”号上感受共产党人乘风破浪、追求信仰的真心。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