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进中小学义务授课
保障运动员义务授课的实施建议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导
学校体育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职责,运动员进校义务授课也同样需要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的共同支持与推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应就运动员义务授课达成高度一致,成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负责运动员进校义务授课的一切事宜,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员及其所属单位)的责、权、利,制定相关政策,破除教育与体育部门的行政壁垒,为运动员进校义务授课扫清障碍。为促进两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政策上注意简政放权,简化操作实施步骤,可以先选择几个试点地区开展运动员义务授课实验,积累经验,树立典型,逐步向全国推广。
运动员义务授课要适合学校自身情况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东中西部及城乡之间差距较大,这些都影响着当地学校的办学活动。具体到各学校的体育,也在建设水平、发展方向、基础设施、人才需求、项目偏好方面存在差异。如今,很多中小学根据自身情况开发出了校本体育课程,有些学校在“一校一品”的理念指导下,积极发展校园优势体育运动项目,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氛围和传统。这些都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学校应以此为依据,以让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为目标,合理选择开展项目,聘请适合的运动员来校义务授课。
多方协调搞好运动员义务授课的具体实施
运动员义务授课涉及运动员、运动员所属单位、学校、体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只有协调联动才能保证运动员义务授课顺利进行。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联合制定出台运动员义务授课的政策,由运动员所属单位负责向每一位运动员进行传达和讲解,并将运动员个人信息(如擅长运动项目、突出特点、训练和比赛安排等)上报当地体育行政部门;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体育行政部门对接,遴选出既满足学校对开展项目、运动等级、授课时间等的需求,又不影响正常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赴学校授课。此外,大部分运动员没有相关教学经验,需要教育部门或学校负责安排,运动员所属单位负责协调,组织教育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教师对运动员进行岗前培训,传授教学经验及中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等内容,以保障运动员进校义务授课的质量。
建立运动员义务授课的激励机制
激励是以足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前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为鼓励运动员义务授课,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但也应考虑到义务授课的初衷,避免过度物质化,应以精神激励为主,如授予个人名誉等。其次,对参加义务授课的运动员,国家在其退役就业时应给予政策方面的优先照顾,对义务授课表现良好、能达到体育教学条件的运动员可适当降低转岗体育教师的门槛,从而为退役运动员就业提供新的渠道和思路。
结语
如果运动员进校义务授课的构想得以实现,可以实现多方面的共赢:更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避免运动员人力资源的闲置浪费;有效发展运动员多方面的才能,改善退役运动员严峻的就业形势;还利于运动员社会形象的提升,改变社会对体育人的刻板印象;弥补中小学体育师资不足,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等。但如何将构想实施好,让共赢局面成为现实,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马瑞,沈建华,汤强.青少年体育明星偶像选择的文化透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30-35.
[2]石国亮,曲俊燕,李培晓.明星慈善对青少年影响的深层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4(4):73-78.
[3]卢志成,郭惠平,李斌琴.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困境及对其加强职业教育应对策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22-26.
[4]王莹,石岩.中国优秀运动员公众形象塑造的质性研究[J].体育科学,2014,34(4):49-57.
[5]秦剑杰,李倩,任丽娜,等.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法律问题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1):29-32.
[6]赵静.退役运动员转型到体育教师岗位优劣势分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37-139.
[7]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1):1-7.
[8]杨波,张亚峰.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对教师运动技能要求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01-102.
[9]张朋,杨麟,王莉莉.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合力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1):5-8.
[10]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Z].体人字[2002]411号,200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