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7期目录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巧解压缩语段题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杨太勤(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云南临沧,677099)语段压缩题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属于常规题型,按常理说应该是高考当中易得分的题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学生越复习越觉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
杨太勤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云南临沧,677099)

语段压缩题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属于常规题型,按常理说应该是高考当中易得分的题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学生越复习越觉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老师也认真讲解,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但学生到真正考试时又会表现出“狗咬乌龟——无从下口”的无力感。学生在考场上认真阅读,认真压缩语段,觉得自己的答案应该没多大问题,可是一看答案解析,一听老师讲解,就会顿时觉得一头雾水,与自己所写答案竟然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了更好解决师生困惑,提高高考语段压缩题的复习效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最后运用规律,真正攻克这一看似简单却难以得分的题型。这里引出用表达方式的角度解决这一难题,主要是考虑到要压缩语段的表述方式和叙述方式,希望能从语段的表述和叙述上找到一个突破口,把握并能提取语段的要点,最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规律,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高考语段压缩题里该题的题目要求考生首先要明确“语段压缩”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为什么要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突破,原因很简单,就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的叙述形式将材料分为:记叙性材料(以新闻为主)、说明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三类,抒情和描写性材料在语段压缩题中几乎没有涉及,故可以指导考生从抓材料的性质入手,认真把握每类材料的特征,熟悉每类材料要提取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这样,经过有针对性训练,使高考复习事半功倍。

1、记叙性材料

所谓记叙指的就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在语段压缩题中,通过抓叙事要素,压缩语段可以提取的关键信息有:①叙述的重要时间节点、地点和叙述主体(事件对象)②事件主要经历(起因、经过和结果)③事件意义及目的。而详细的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则可省去。如例题展示: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思路解析过程:通过认真阅读材料,可以根据记叙类材料的性质,重点锁住以下关键信息:

重要的时间节点:2020424日,地点是:国家航天局网站,叙述主体(事件对象)为“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

找出事件的主要经历(起因、经过和结果)即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

最后找出事件意义及目的: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但因为字数限制,这部分内容专有名词如“探索自然”“宇宙空间”等较多,不好压缩,故可以舍去。通过抓记叙要素,最后的参考答案的表述为:2020424日“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仪式上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是“天问一号”、任务标识“揽星九天”。再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06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在视频会议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改革高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在视频会议现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在原定今年对湖北计划总投资3900亿元基础上,将新增投资超过3200亿元。

重要的时间节点:202063日。

找出事件的主要经历(起因、经过和结果):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在视频会议上,国资委表示,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改革高地,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在湖北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助力湖北疫后重振。

③最后找出事件意义及目的:在视频会议现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在原定今年对湖北计划总投资3900亿元基础上,将新增投资超过3200亿元。

通过抓记叙要素,最后的参考答案的表述为:202063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视频会议,支持将武汉纳入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央企和湖北省签署72个项目,新增投资超过3200亿元。当然,记叙性材料大多属于新闻,除了从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来压缩语段外,还可以从抓新闻要素来压缩语段,从新闻的要素出发首先要从熟悉新闻文体特征开始,掌握新闻的结构及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以下就是新闻各部分所包含的信息点。

新闻的标题:一般说来,新闻的标题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

新闻的导语:新闻导语是长篇新闻报道的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

④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根据新闻的结构要素,也可以快速锁定信息,准确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语段压缩,请看下面的例题。【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企面建成具有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解析过程:

根据新闻的特殊性可知,新闻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导语部分,本则新闻的导语是:20206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接下来的部分属于新闻的主体部分: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这个部分主要是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故不在压缩的范围之内。

最后一句属于新闻的结尾,这句话“《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揭示了新闻事实的意义,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需要保留。

通过上述步骤发现,本段材料要压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闻的导语和结尾部分。通过重新调整,使语句通顺流畅。规范的表述为所提供的参考答案:①2020年6月1日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③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④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再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根据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进行压缩,注意保留以下关键信息:时间:2019313日;地点和事件: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结果: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参考答案为:20193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这次工程会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实现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再如:【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4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本则新闻共4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的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421-28日(时间),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信息: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故答案为20194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参考答案为:20194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锁定记叙性材料(新闻新材料)的压缩语段时要重点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事的关键词句,压缩语段时一定要有意识关注这方面的关键信息。同时在阅读时一定要学会给文段分层,找出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取舍,有的放矢。最后因为有字数限制,一定要明确关键信息就是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新闻主体部分的相关背景的介绍一般不考虑在要压缩的内容里边,如果一个句子包含着很多专业术语(名词较多),也一般不考虑保留该句子。所以,提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很关键。

2、说明性材料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所以在阅读说明性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关注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如何来说明(说明方法)三个方面,在具体的语段压缩当中,要压缩的关键信息可以包含:①中心事物(说明对象)③主要特征③目的,但举例等可省,具体的说明过程(及使用说明方法解释说明某一对象的过程)也可以省去。具体解析过程看例题展示。例题:请筛选下列材料信息,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40字(含标点符号)。(6分)(2007年广东卷)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根据说明性材料的特征,首先锁定说明对象为:粤剧。接下来可以将说明文段的主体部分进行分层,主要可以为:粤剧起源于明代,……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剧种。它的唱腔丰富……反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小武等。分层之后抓住关键词为:起源、唱腔、伴奏乐器和行当。分别从“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行当”四个方面归纳。下一步再分别从这四个方面选取关键信息:起源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伴奏乐器有二弦、高胡等民族乐器,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行当有生、旦、丑、末、净、文武生、武生、小武等。最后得到的答案为:粤剧是一种起源于明代,受昆曲及南戏影响,吸收了多种剧种。它的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伴奏乐器有二弦、高胡和小提琴等。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十多个。这类题型,明确对象之后,分层一一找出对象的特征,最后将无关内容删去,使句子简洁且内容完整。面对多则材料,本身已经进行了分层,但还是要抓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认真整合内容,锤炼语言,因为说明语言要做到科学准确,简洁真实。例题:请根据下面几则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广州。(不超过30个字)

材料一: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代,位于现广州地区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

材料二:广州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

材料三:广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四季常绿、花团锦簇,被称为“花城”。

材料四: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州国民经济以年均14%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

材料五:广州现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19个。其中南越国宫署遗址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州是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说明对象已经明确,而这里要将每则材料的重要特征概括出来。如下面表述:

①材料一:通过“早在公元前九世纪”等表时间的词语,可以得到“历史悠久”的特点;

②材料二:通过“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等可以概括出“地理位置优越”的特点;

③材料三:通过“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等可以可以概括出“环境优美”的特点;

材料四:通过“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等可以概括出“经济发展快”的特点;

材料五: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可以概括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

结合提干要求“用一个单句介绍广州”,要明确是单句,可以得出以下参考答案:广州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快、文化底蕴深厚。

注意:说明性文段要注意语言表述的客观真实性,同时要明确题干要求。

3、议论性材料

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压缩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据。论点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观点,压缩时要围绕论点压缩,适当参考论据和分论点。议论类语段,具有议论文的某些特点。这类语段宜采用“寻找关键句”法。如果有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该段话的内容,否则,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当改造、整合。议论性语段要注意抓住抓住语段的开头、结尾和中间过度承接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局端的中心的要表达的观点所在,如以下例题。【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得意多关注开头结尾,但开头的句子“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很明显不是中心句,中心句主要在结尾部分的句子“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但这样来看还不完整,还必须关注到中间的几个句子和几个关联词语,通读语段,可知陈述对象是中国和英国,所做的事情时一起研究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而得出的结果是表明后边的内容“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句话就说明“这一研究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推进到了唐代,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然后用一句话对以上分析的内容进行概括回答问题即可。压缩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据。其次要特别注意弄清原文的论证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其注意事项有:抓住中心句、过渡句。内容要全面,不在片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等。

再者如一些变化性的题型,也属于语段压缩题。(2011福建卷)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参考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10浙江】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大多数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参考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

(2012年高考大纲卷)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0个字。(3分)

。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材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个总领句,解答时应仔细阅读下文总结出下文的主要内容。“音乐的深度”是材料的主题,根据语意,画线部分后面的句子的语意分别为“指出音乐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两种重要的形态”“两种重要形态的区别”,整个语段是介绍“音乐深度”的复句;因此画线部分应该引出话题“音乐深度”。

参考答案】作为一门艺术,音乐也要追求“深度”(或“音乐作品也需要追求‘深度’”)。

对于议论性语段的压缩,照片考生在申请提议的基础上,主要要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善于抓住材料的中心的关键词、关键句;而是要明确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论据一班可以舍去;三是要弄清原文的行文思路(论证思路),注意抓住文中的关联词语和过渡性语句;最后将保留下来的内容整合串联起来。

总之,不管是那一种题型,都要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意识的总结规律,明确语段压缩题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看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怎样压缩,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原文,分析内容要点,把握中心的阅读习惯,严格要求学生筛选信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最后训练学生的整合语言的能力,让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字贯通,符合字数要求。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