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基础教育曲折发展的十年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通过努力,贵州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从贵州省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62年的19.26%变为1963年66.9%可看出,由千八字方针和《小教四十条》的提出和贯彻执行,大致纠正了1958-1960年所存在的学校和教育乱象,恢复和建立了...
通过努力,贵州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从贵州省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1962年的19.26%变为1963年66.9%可看出,由千八字方针和《小教四十条》的提出和贯彻执行,大致纠正了1958-1960年所存在的学校和教育乱象,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提高入学率,贵州省速照国家指示进一步对办学放宽了限制,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和县城地区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民办农村简易小学,举办人可以是生产队、生产大队、街道居委会、学生家长联合或个人。数据记载,1962年全省农村自发创办的小学共有5000多所,学生有15万人左右,如果政府对其加以提倡和领导,将能够容纳贯多的学龄儿童,在减轻国家和政府负担的情况下还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教育普及的范围得到了扩大。1965年数据统计,小学19232所,在校生数为2584900人,是1949年的43.8倍,1965年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也较1962年的入学率提高了一倍之多。这一时期的贵州义务教育呈大起大落的发展趋势,1961年是大起转为大落的转折点。
大起阶段在1957年至1959年贵州教育大提速期间,从表3-1可看出,这一时段贵州小学学校数兑学生数、专任教师数都大为增加,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也大幅度提高,但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存在着数量上去了,质量上不去的问题,因为我们缺少建设经验,加上教育方面受到单纯提速的思想影响,在不考虑贵州社会经济实际情况下便盲目发展教育,贵州社会经济发展难以承受和供应学校数、学生人数的激增,教学秩序难以维待正常,教学质噩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处境下,贵州教育厅从1959年开始对教育进行局部调整,加上1961-1962年贵州在八字方针指导下对贵州教育进行两次大的整顿说调整,结果就出现了贵州义务教育数噩上下滑的表现。据数据可看出,1961年和1962年经教育整顿和调整后的贵州各方面数据都下降明显,1961年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为36.39%,是1957年以来的最低点,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也在锐减。从表中可看出,1963-1965年间贵州的义务教育又恢复了平稳§健康的发展状态。(1)缩短学制,改革教育教材在1958-1966年期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为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各行各业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希望在短时间取得巨大进步,大踏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渴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这种现象。进而言之,是这十年全国又进行了一次教育改革。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五七指示》提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一指示是之后十年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总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