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终身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发展背景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1976年,美国颁布《终身教育法》(也称《蒙代尔法案》),确立终身教育的法律地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扫盲主题再次发布《乌兰巴托宣言》,明确提出“扫盲年应该强调终身教育的概念,这是一个开始于扫盲前...
1976年,美国颁布《终身教育法》(也称《蒙代尔法案》),确立终身教育的法律地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扫盲主题再次发布《乌兰巴托宣言》,明确提出“扫盲年应该强调终身教育的概念,这是一个开始于扫盲前状态,并通过扫盲扩展到更高级的学习水平和一生都学习的机会的连续统一体”。
归纳上述国际终身教育政策推动,可见这一时期各国为实践终身教育思想采取了如下实践举措:1、及时的立法保障在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民主政治高涨的背景下,终身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便被作为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而得到广泛认可。民主权利的首要保障形式是纳入法制轨道,顺理而为,终身教育立法成为当时各国推进终身教育的基本策略。2、重点增加成人参加教育和学习的机会终身教育是对传统学校制度教育的突破,因此关注成人及其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的逻辑选择,因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学校教育本就是传统教育立法的“宠儿”。如今既然认定教育是延续和终身的,那么通过立法保障成人群体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其中,“带薪教育休假制度”则成了此项权利得以实现的主要举措,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等都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出台专门法案,为广大员工提供带薪休假的权利和继续学习的机会。3\在成人扫盲中融入终身教育观念。出于对教育终身性的基本思考,扫盲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这不仅是因为较高的文盲率是当时世界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且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缺乏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终身教育的发展就会成为枉然。3、关注全民教育教育持续终身的思想很快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共识,然而如何实现终身教育,则需要更为具体的政策支持。基于终身教育作为基本权利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以及人们开始对教育与其它社会诸多重大问题(如社会公正、贫困、人口、环境等)的联系性思考,诚然,也缘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责与使命,20世纪90年代初,旨在进一步广泛满足基础教育需求的全民教育一跃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促进终身教育的思想与运动。参考文献:[1]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的思考[J].刘正桂,梁斯,江广忠,覃晓龙,张先杰.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2]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分析[J].蒋丽.科技信息.2012(17)[3]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赵万红,鄢红春,于龙顺.中国医药科学.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