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复习教学策略探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杨建标(大理市上关镇第三初级中学云南省大理市671011)摘要:复习是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正确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仍是学生需要努力攻克的难题。文章主要以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为研究对...
杨建标
(大理市上关镇第三初级中学云南省大理市671011)摘要:复习是学生理解与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而如何正确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仍是学生需要努力攻克的难题。文章主要以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为研究对象,并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将过往应试复习转而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强化复习,从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地复习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课程知识复习效率。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复习方法;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学习包括复习已经不能简单地记忆、理解知识,而应该做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从知识运用中逐渐强化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其中,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有效学科内容,而初中历史复习教学课更是强化学生学科素养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历史复习教学,以促使学生高效地复习课程内容。一、以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复习知识、加深理解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细致、深入地分析问题,从而促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那么在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历史情境,以情境带领学生再次回顾知识,了解历史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进而让学生有效投入到历史课程知识的学习[1]。其中,教师需要做到对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刻认知,以将相关的历史课程知识了然于胸,再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相关课外图片、视频等素材内容,从而结合历史课程内容,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再次进入历史时空,再次回顾所学知识。以初中历史“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刻认识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内容,并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法,以在相关情境之中,再次引导学生复习课程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比如,教师可以依据“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内容,利用网络搜索引擎,下载一些该段历史事件的电视剧、电影或者纪录片素材,并且制作成相关的微课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观看,由此来帮助学生走进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情境,从而让学生再次了解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特征。然后,在教学情境引导之下,教师有必要围绕相关的课程知识内容,向学生提出情境复习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所学的课程知识,以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如针对“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内容,询问学生宋代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来的特点,并要求学生利用表格的方式,对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总结,以使得学生懂得总结与归纳历史课程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再次复习。最后,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情境交流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学习想法,互相总结自己对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认知,以真正将学生的学习思绪集中到历史复习课堂之上。二、以课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历史知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想法,并且实现学习的互补,这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基于核心素养角度,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与开展历史复习教学工作,使得学生可以强化对历史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教师以学生已学过的历史课程知识,设计一个合作学习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展开合作讨论,以从合作讨论中互相吸取学习经验、互相帮助。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合作学习任务的合理性,以及组内成员的分配、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等事宜,从而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真正从合作学习中成长。以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等。同时,让学生以时间为轴来绘制学习思维导图,使得学生分析当时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展开有效地培养。而在此过程中,为了保障组内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和搭配小组学习成员,尽可能将学生学习基础好、性格开朗、组织操作水平强的学生与基础较弱的学生组合一起,并保持适宜的小组人数,促使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分享学习经验。三、以实践探究活动来巩固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由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给予学生太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仍然需要学生加强课后学习与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组织有趣的历史实践探究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历史学科素养,并且巩固自身所学的历史知识。其中,在布置相关的历史实践活动任务时,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历史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去展开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2]。以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程知识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了解和认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课外的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去收集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个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变化。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记录下来,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复习历史课程知识。其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让学生将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大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联起来。此外,引导学生用相关的时间轴串联相关的历史事件,在重要的节点上标出历史事件的简要内容,促使学生对该段历史时间有比较直观地认识,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比如,在分析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情况时,教师可以从英、法、德、美这四个国家分析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并将各个历史时段中的国家重要成就连成一幅完整的时间图,从而锻炼学生的知识总结与概括能力。综上所述,学生想要提升历史学习能力,离不开有效地历史课程知识复习,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做好结合学生所学的历史课程知识,引入各种有趣的历史复习问题,创设良好的历史课程教学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走进历史复习教学氛围,并促使学生从中有效复习历史课程知识,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让学生做到对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参考文献:[1]史永丽.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9,5(29):13-14.[2]焦培东.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课程,2017,12(8):2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