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为例张兴龙,开远市第九中学校,661699摘要:当前“核心素养”已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
——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为例
张兴龙,开远市第九中学校,661699摘要:当前“核心素养”已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综合客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只注重教学质量、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被弱化。教育部已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家国同构的社会,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从先秦时代的宗法制开始家国情怀影响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将家国情怀教育落实于初中历史课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渗透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党徽,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正面战场的抗战》一课选自部编版教材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的三次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间始终贯穿着广大爱国官兵为抗击外辱,英勇杀敌,流血牺牲的家国情怀。过程中涌现出的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因此,本课教学突出展现和渗透“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1、借助教学视频渗透家国情怀老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寇的疯狂侵略,中国官兵视死如归。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的钢铁长城守卫祖国的大好山河,每一寸国土上都沾有他们的鲜血,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今天就让我们在“寸血山河”的主题下来学习《正面战场的抗战》。【设计意图】以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官兵的视频导入,并且制定本课的主题“寸血山河”可以从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现在的繁荣富强、和平安定,与抗日战场上视死如归的爱国官兵有很大的关系。以强烈的方式,直击学生内心,让他们感受到官兵们的家国情怀。2、巧用历史人物来渗透家国情怀2.1.王铭章老师: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胜利离不开官兵的浴血奋战。这场战役只是徐州会战的一个缩影,整个会战中中国官兵都不惧强敌,其中有一个人他叫王铭章。1938年3月,滕县保卫战打响。川军著名将领,122师师长王铭章奉命驻守滕县。当时日军坂田师团猛攻滕县不下,决定以重炮和飞机猛轰,炸毁城墙。此时,孙帮安是川军127师督战队的一员,任务就是监督122师作战。当孙帮安接到命令后,心中又惊又喜。他早就知道王铭章师长的鼎鼎大名,能和他一起战斗十分荣行。经过两个小时的轰炸后,日军趁机攻占了南城墙和东关。王铭章见此,亲自到城中心十字街指挥战斗。可敌军的炮火实在是猛烈,下午5时,西城墙和西门先后失守。王铭章有与敌军展开了巷战,并亲自登上西北城墙,指挥警卫连准备夺回西城墙。他向警卫连连长命令道:“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推过运河者,杀无赦”。我军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日均激战。此时,日本人通过翻译向王铭章喊话:“王师长,日本人很看重你,只要你投降,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哪个要他的官!”王铭章吼道,“我宁死也不投降,宁死也不做亡国奴!”这两句话,王铭章声音很大,不仅仅是对鬼子翻译的答复,更像是对全军将士的激励。最后,日军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王铭章是当时中国军队中阵亡的最高级别指挥官,是当时川军第122师的师长。王铭章只是众多将士中的一个缩影,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抵抗日军的过程中,中国军人守卫祖国山河的那份决心,可谓“寸血山河”。2.2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老师: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其中离不开中国官兵的英勇杀敌。我们可以从日本司令畑俊六的日记中了解一二。侵华日军总司令畑俊六,长期参与侵华战争,日军投降前曾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战后,其存留的部分日记与札记,被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成《畑俊六日记》一书。畑俊六的日记中,保留有不少对中国抗日士兵的赞誉。譬如:“(1938年)10月初,第27师团占领箬溪一带,检查缴获的敌军官兵致其亲友信件,其内容几乎全是有关我军情况以及他们誓死报国的决心。第101师团检查反攻我阵地战死的敌军官兵遗体,发现死者的父母来信中,也都是鼓励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勇献身的言词。”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中华民族只有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