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8期目录
浅谈小学美术石膏浅浮雕教学与运用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浅谈小学美术石膏浅浮雕教学与运用袁大成(东莞市松山湖第二小学,广东省东莞市,523808)摘要:浅浮雕,是一项与环保相结合的特色艺术,它接近木雕和石雕的浮雕,它与绘画相结合,所需材料环保易取,创作方法简单,...
浅谈小学美术石膏浅浮雕教学与运用

袁大成

(东莞市松山湖第二小学,广东省东莞市,523808

摘要:浅浮雕,是一项与环保相结合的特色艺术,它接近木雕和石雕的浮雕,它与绘画相结合,所需材料环保易取,创作方法简单,趣味性强。在小学中开展教学,能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的多样性,增强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脑分析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石膏浅浮雕教学

1概述

浮雕雕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是立体造型被压缩在平面上的一种雕塑形式,以底板为依托,在有限的塑造空间对物象进行体积上的压缩,并通过透视和错觉的方法,向人们展示相对抽象的空间效果。因为它兼有平面性和立体性的特点因此也可以说是介于绘画和圆雕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

石膏板是指利用一个合适厚度和大小的容器,通常采用商品包装盒,把石膏浆进行填充,待形成固态后即成为浮雕所需的底板。在此底板上进行雕刻,称为石膏板浮雕。

学校开展浅浮雕偏向于功能性,以装饰美化环境为目的。它与绘画相结合,题材广泛,不受主题和内容限制。同时,所需材料环保易取,创作方法简单,趣味性强。能开拓同学们的美术视野,增强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2、工具的使用

1)刻刀

石膏材料做成的底板,它的硬度低于木质材料,而且硬度还可以根据加水调节,因此采用木版画道具就可以,市场上主要有啄木鸟和樱花两个牌子。一套刀具通常有几把到十几把刀具不等,一般具备以下四类就行:尖刀、斜口刀、圆刀、铲刀。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需要磨出大小不一的刀具。其次,也可用一些较尖的工具来刻画,比如用完墨水的圆珠笔、钢钉等尖锐的物件,刻画细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喷漆

待作品打磨完成,为了作品表面硬度更大,着色稳固,还需表面进行喷漆,市场上五金店出售的金属最为方面,有多种颜色,可以根据作品自由选择颜色。

3)表面效果及材质的仿制

浮雕的仿制效果可以选用丙烯颜色。上色颜料采用丙烯为首选,可用水稀释,效果不理想还可以马上用水清洗;干的速度比较快,不必像油画那样完成后需等几个月才能上光。着色层干后会迅速失去可溶性,同时形成坚韧、有弹性的不渗水的膜。颜色饱满、浓重、鲜润,无论怎样调和都不会有“脏“灰”的感觉。

仿铜:铜的材质有三种:青铜、黄铜、和红铜。浮雕和圆雕一样,不管是放置在室内还是室外,雕塑的材质和色彩效果,都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都是根据环境和主题而认真考虑的,就青铜的材质而言,一般表现老人形象和历史题材大多采用青铜材质,而表现青年形象和现代题材多适合与黄铜和红铜。红铜是纯铜,颜色为红褐色:黄铜是纯铜加锌而成,颜色为土黄色,而青铜是铜加锡,颜色多为黑或深绿色。

4)其他工具

气吹:在雕刻过程中,用于吹去石膏底板缝隙的粉尘。

起稿笔:起稿笔芯不能太硬,太硬会刮坏石膏底板,一般用6B以上铅笔最佳,如果画错可以用砂纸擦掉就行,为了线条清晰,最后还可以用软笔进行勾描线条。

砂纸:主要用来打磨,等作品干透,变硬,进行修整打磨表面,并计划留出光滑与粗造的对比效果。砂纸也有粗细之分,一般是很细砂纸就行。

毛刷:用于刷粉尘。在雕刻过程中和气吹配合使用。

围裙和袖套:主要为了不让粉尘弄脏衣服,尤其在冬天,这是必备的,一般采用防水材料为好,清洗方便。

3、底板的制作

用作底板的材料丰富,生活中一些盒子面盖最为适合,它是现成的模型,不需要做任何的加工,直接可以使用,但要求比较稳固,有一定硬度和厚度,在形状和大小没有太多的要求,常用的有月饼盒盖,其他的一些材质,只要够硬和够深度就可以使用,也可以根据自己作品的大小自行制作模型。

关于模板填充,要采用半水纤维石膏粉加水灌注,半水纤维石膏粉为白色,起稿清楚,硬化时间短。根据雕刻的要求还可以加水自行调节硬度。

底板制作过程,按比例:石膏1:水0.6,先把水准备好,再把石膏粉倒入水中,用手或者搅拌钻快速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3分钟,以没有粉末为好,然后快速把石膏浆倒入模型中,以倒满为好,在阴凉处自然晾干,1天就可以使用。

4、石膏浮雕的基本要素

1)光在浮雕中的作用

光线给空间带来生命。没有光线,任何视觉形象都不复存在。同样,光在浮雕的塑造和欣赏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浮雕视觉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浮雕的形象主要是依靠光的照射,使凹凸起伏的形体所显现出明和暗(亮、灰、暗)的色调。因此雕刻的时候尽量找好光照的角度,如果四面来光,那么立体效果不好体现,雕刻起来会有难度。

2)浮雕中的轮廓线与“起位”

“起位”是指浮雕形象的外轮廓和背景交界处以及前后层次的轮廓和背景交界处的垂直突起的立面。在浮雕板进行雕刻,要表现一个形体与另一个形体的前后的重叠和遮挡关系,那么就要利用起位作轮廓线,使重叠的形体增加层次感。因此也可以说,在浮雕中前后两个形体之间的起位线的高低不同,也就表示着两个形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的不同。所以,在浮雕中起位既表示形体的厚度感,也表示着形体与形体之间的空间感和距离感。

5、石膏浮雕的表现方法

1)比例压缩法

它是指浮雕在塑造时,根据透视规律对物体按一定比例进行压缩。即严格地按近厚远薄、近大远小的规律将形体压扁,并强调景物的立体真实感,以及合理的立体真实感,以及合理的空间关系和层次关系,它是具象写实风格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

2)错觉法

错觉法一般多用于超薄浮雕和多层次的浮雕上。因为这类浮雕的塑造空间薄,不能按比例雕刻法去表现多层次的人物或景物空间。可以采用前后层次的高点处理在一个平面上,利用视觉上的错觉法去处理。

3)起位法

“起位”是指浮雕形象的外轮廓与背景之间交界处的垂直突起的立面,它在浮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浮雕凸出于平面的立体形象与底平面之间的起位,在光的作用下形成“线”的感觉,并且这种“线”不但能使形体与形体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拉开距离,而且能使形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形成鲜明、清晰、独立而统一的形象。

4)以刀代笔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以刀代笔”用“绘画”的方式阐述浮雕的制作过程。而西方现代雕塑家也在浮雕表现方法上,创造出了以凹进的方式来处理形体,并且凹进的形体来烘托凸出的主体形象的“以凹代凸法”等。

6、石膏浅浮雕设计的基本要点

1)浅浮雕的构图形式

构图是指形象或符号对空间占有的状况。点、线、面是一张画面最基本的元素。

浮雕的构图要饱满,要把种种美的要素组成一个整体,以实实在在的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空间。因此浮雕要有一眼望去就能得到明确的印象,使人一目了然。异形的、镂空的浮雕尤其讲究影像效果,使作品产生醒目、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一般是与绘画一样采用所归纳的几何形来表现。

1三角形构图。正三角形所显示的形象语言和传达给人的感受是稳定,崇高,庄严和安定。倒三角形则是危险、动荡、压抑和不安的暗示。

2圆的构图。圆体现饱满,生动,完美。

3正方形构图。正方形给人一种端正,规矩,严谨的感觉。

当然,这些也只是在浮雕画面的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一般构图形式。而更合理更贴切的设计构图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考虑主题、功能和环境的诸多因素,以及结合形式美感和所表现的内涵而定,力求使之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浮雕的层次要丰富,要打破平面、单调的感觉,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懂得利用重叠,在人的视觉上产生节奏感、韵律感和丰富的视觉空间效果,久观不厌,并得到丰富充实的艺术享受。由于浅浮雕适合在低部位近距离观看。因此在设计上要求细致耐看,讲究丰富的艺术效果。

7、装裱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的重要性。石膏浮雕作品可以采用油画装裱方法。一经装裱,便觉精妙绝伦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对于石膏浅浮雕来说,除了在视觉中有所表达以外,在画面的浑厚、饱满、色彩冲击方面,也存在重要意义,以此体现了强烈的吸引力与抚摸感。而且画面具有强烈的肌理效果,表达了独特的美感从而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性。由此可见,在现代石膏浮雕教学环境中,渗透了作者的创意与魅力,以独特的手法体现了强烈的自由风格,通过新颖的语言表现方法,与环境、社会和文化协调共生,促进石膏浅浮雕的持续性、优化性发展,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结语

浮雕是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它兼有平面性和立体性的特点,是立体形象被压缩在平面上的一种造型艺术形式。在小学中开展浮雕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创造能力。目前在国内中小学实验教科书中,也有浮雕学习的课程,但因为浮雕教学条件不足,要求教师专业技巧性强,因此开展教学难度大,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研究出用石膏板雕刻浮雕的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够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得以开展石膏板浅浮雕教学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法)艾尔弗雷德,奥古斯特《让尼尔浮雕艺术作品》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第1(2011825)

[2]郑世斌《寿山石雕大图解——浮雕》出版社: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

[3]白学彬主编新编《浮雕、镂空雕》技法与应用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200481)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