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知识胶囊”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浅谈运用“知识胶囊”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杨霜艳(开远实验中学,云南省红河州,661699)摘要:“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恐惧”,疫情期间,这是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借由疫情,我们应该引导...
浅谈运用“知识胶囊”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杨霜艳(开远实验中学,云南省红河州,661699)摘要:“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恐惧”,疫情期间,这是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借由疫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热、与动植物的关系;思考生命与生命之间如何关爱,如何和谐相处;思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思考从抗疫英雄人物的事迹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应该怎样践行自身行为。有了好的“教材”,关键还要看怎么教。在延迟开学,学期时间不明确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充分利用时间,高效、有价值的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简短的时间范围内,将现实事例与知识点融合,直观、清楚、明白的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5—10分钟的“知识胶囊”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关键词:知识胶囊;教师;思想政治课(思政课)2020年春天,留给历史的深刻事件,估计非新冠肺炎疫情莫属了。在这场疫情大考之中,中国展现了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这不同与以往的特殊时期,国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促使身为一名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我,更加深入思考生命的责任和教育的使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阵地,更需要在这一时期转变观念,紧跟时政,充分利用好鲜活事例,引导学生乐于探索真知,崇尚英雄,成为一个知荣辱、会感恩、兼责任的人。“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心的恐惧”,疫情期间,这是大家熟知的一句话。借由疫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热、与动植物的关系;思考生命与生命之间如何关爱,如何和谐相处;思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思考从抗疫英雄人物的事迹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应该怎样践行自身行为。有了好的“教材”,关键还要看怎么教。在延迟开学,学期时间不明确的前提下,我们更需要充分利用时间,高效、有价值的上好初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简短的时间范围内,将现实事例与知识点融合,直观、清楚、明白的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5—10分钟的“知识胶囊”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1、什么是“知识胶囊”知识胶囊的容量一定不会很大,以5—10分钟为最佳,呈现形式可以有视频、课件、文字等。教师在课前充分备课,通过手机拍照、视频搜集材料,利用各种线上教学的软件编辑“胶囊”。在编辑过程中围绕1个中心知识点,进行介绍,过程中可以配以图片、文字、视频,将想让学生了解、明白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融入理解,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答疑解惑。2、“知识胶囊”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并“提出的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些话不断在我脑中徘徊。我们思政教师应该利用好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与学生现实关联点,并能设计唤醒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学科活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增添思政课的魅力。(1)通过“知识胶囊”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传统教学中,教师结合课件“说”“讲”的模式,很多学生已经产生了“厌学”心理,转变教学方法,换一个模式触动学生,可能收获不一样的效果。利用“知识胶囊”整合学生身边的活动,透过活动,抛出让学生能够思考的问题,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受。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在“知识胶囊”中录制他们参加升旗仪式的短视频,并提问“中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有什么特点?需要做些什么?”学生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想法,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参加升旗仪式,这是什么行为的表现,升旗仪式你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利用“知识胶囊”先从视觉上去吸引、启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后,再运用教学问题的设置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思考。(2)通过“知识胶囊”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模块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关于人民如何当家作主这一问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课本中复杂、细致的理论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知识胶囊”呈现,将这一复杂、记忆量较大的内容转化成直观、明了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记忆起来更加便捷、快速。以此为例,教师可以将很多理论知识中文字容量大、内容复杂、关系表述不直观的问题,通过教师整合为思维导图后,以“知识胶囊”的形式,“一颗颗”呈现给学生,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3)通过“知识胶囊”采集学生身边素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真实性和亲和力。我们可以利用“知识胶囊”的制作,根据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整合后,将党史国情教育融入到其中,教师利用好钉钉、微信、QQ等线上教学软件,结合1个知识点,配以图片或视频、课件等进行介绍、讲解、说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代入感”、“真实感”。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直观清楚的明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内容,辨别清楚各种经济类别,我将平时用手机拍摄的开远地区的各种企业后,制作成3分钟的“知识胶囊”让学生观看,引导他们去身边观察,学习知识,让他们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离自己并不遥远,很多素材就在自己身边,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4)通过“知识胶囊”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网上盛传一首口水诗“思政老师一回头,全班同学都梦游”,形象地反映了思政课在教法上存在的问题:缺乏感染力,味同嚼蜡。物细无声,初中思政课的教育不应该是将理论知识平铺直叙、苦口婆心说教式地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结合初中学生心理需要、思想感受、发展方向来进行教育。青春期的少年,有活力、好奇心强,喜爱新鲜事物,怎样吸引他们在课堂上跟随老师?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关键。利用“知识胶囊”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新闻、综艺节目、流行事物等设计一系列小活动,甚至教师自己录制自己的节目视频放置在“胶囊”当中,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欲望。比如:在学习“民族团结的政策”的内容时,我在“知识胶囊”中首先放置了自己演唱《长街宴》的片段,并配以让学生思考的一系列问题:“歌曲反映的是哪一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有什么风俗习惯?党和国家对待他们的政策有哪些?”用一个10分钟的“知识胶囊”融合了课堂导学、学生探究等环节,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心,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快乐地学习。总之,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身为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情真意切的思想政治课堂,更能成为让学生喜爱的“香饽饽”,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牢记嘱托,守好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不断创新思政课,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努力。参考文献:[1]吴又存.把思政课上得更有意思、更有力量[J].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20.(3).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