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策略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浅谈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策略王雨星(楚雄州双柏县妥甸小学,云南省楚雄州,675100)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新时代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策略王雨星(楚雄州双柏县妥甸小学,云南省楚雄州,675100)摘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需要,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丰富教育内容,还要有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可以结合大事件,因时因事开展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拓宽教育途径;以课外活动为契机,多形式践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心灵受到启迪,觉悟得到提高。关键词:爱国主义;培养;策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80、90后是“电视中成长起来的一代”,00后则被称为“网络原著民”,在如今的经济全球化背景和新媒体环境下,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在青少年的心中中华民族的精神被逐渐弱化,爱国主义甚至被有些人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了强大冲击,小学生崇拜金钱、崇拜享乐、自私自利等消极思想也相应被助长。“少年强,则国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培养荣辱意识,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需要,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道德情操培养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要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使小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理论上的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光靠说教是不行的,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丰富教育的形式,还要创新教育的方法,接下来我将就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谈几点体会。1、结合大事件,因时因事开展活动2020的这个春节,本该是全民欢乐、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中国人民却迎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再次表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灾难是一本特殊的教科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1以媒体平台为载体,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组织学生观看新闻,看视频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解到的信息更直接、更全面。观看时引导学生了解正是由于我们国家体制的优越性,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生命的敬畏,对疫情的高度重视,采取的措施有力、高效,广大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内外人士献出了爱心,前线医务人员和前线不同种类工作人员对疫情工作的付出,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更要知道我们在家中不出门、出门戴口罩等做法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不给祖国添乱的一种责任。在浓烈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有一种骄傲叫中国速度,有一种精神叫众志成城”,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升华。1.2情感体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扮演小记者的角色,每天轮流充当小记者,每天用五分钟播报国内外疫情新闻;给抗议英雄写一封信,抒写自己对英雄的敬畏;绘制精美的手抄报。我县妇儿工委还围绕庆“六一”、爱祖国、爱英雄、爱家乡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组织全县少年儿童参与“童声抗疫”朗诵,创作书法、绘画作品,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利用网络展播。孩子们用童声歌颂抗疫英雄,用稚嫩的文字赞美英雄,用画笔描绘家乡和祖国。这一系列的活动,一次次引起学生的共鸣,一次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的爱国意识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逐渐根植于学生心中。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拓宽教育途径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堂教学达到有机结合。2.1上好开学第一课每学年的开学初是一学年教育的好开端,学校都比较重视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天就举行升国旗仪式,在鲜红的国旗下许下好好学习的铮铮誓言;在开学典礼上唱红歌,讲革命故事;组织学生观看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点亮爱国主义的火种,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感知中国奋发图强的力量,产生“国兴我兴、国辱我耻”情感,进而树立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人生理想。2.2利用好语文教材我们语文教师既是一个播种者,又是一个耕耘者,应该在年幼的孩子心中播下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让它们绽放出美好的情操之花,结出健康的品德行为之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不要灌输道理,说教训诫,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诵读、品味之中产生感悟。《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时,描写时间和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琢磨,正是由于浓浓的父爱,使父亲心中具有坚定的信念,一直在废墟中艰难寻找。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身边的人关心你、爱护你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我们就是在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关爱中成长的,从而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在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时,可以围绕“英雄”一词提出两个问题:雨来的英雄气概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让学生感受到雨来的美好品质,感受到课本中“有志不在年高”的含义。课后让学生收集其他英雄故事,让这些英雄的故事教育孩子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教学《丰碑》时,播放红军长征过雪山的录象或观看有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感知红军战士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云中山艰难行军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问学生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联系你平常的生活,来想一想。一个学生说:“有一次我不小心,手被刀子割破了,像钻心一样痛,何况邱少云是烈火烧身呢!”然后让学生用入情入境的朗读来感受邱少云的痛苦和伟大。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无穷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它提供的教育素材更加具体感性、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深入心灵,我们要让这些文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讲学渗德、寓德于学、学德结合、互相促进。2.3开好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重要阵地,能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学生个体在群体活动中受教育、受感化,使学生思想得到转变,良好班风得以形成。主题班会要根据教育需要和班级实际围绕一定主题设计和开展,可以采用报告、演讲、辩论、游戏、表演、朗诵等各种形式,使活动小、实、新。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主题班会,通过配音故事、说唱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意识到破坏环境带给人类、地球的危害,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能做到自觉主动保护环境,再由学生带动家长,大家一齐行动共护地球。《消防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观看消防知识,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实物操作,练习遇上火灾的处置方法。3、以课外活动为契机,多形式践行爱国主义教育课外教育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趣味性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更能发挥独特的作用。我校还结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多种主题鲜明的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做细、做实。3.1利用节日三月份开展学雷峰、树新风活动,利用世界节水日、中国节水周开展节约活动;请武警、公安、消防战士亲自到我校宣讲法律、消防知识,毒品的危害;父亲节、母亲节为父母做一件暖心的事;重阳节到敬老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给老人们表演节目,为老人们整理内务;迎“五•一”开展书画比赛,庆“六•一”举行入队仪式,给学生讲队史;我校每年在国庆前夕都开展“三字经、弟子规”诵读比赛,传承中华文化,学经典,诵经典;组织《迎国庆手抄报比赛》。对孩子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是我校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此外,我校遵循教育小一点、实一点、细一点的原则,每周确定一个爱国主义主题,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各班升旗手轮流演讲,用学生的口对学生进行教育。3.2用好校外资源带学生到青少年教育基地参观,了解本地城市发展史。带学生到烈士墓扫墓,请本地参加过解放当地县城的老革命同志讲当时的事迹,用革命先烈的实例来感染学生,带学生到看守所参观,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用本地资源进行教育,学生感觉更真实。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从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觉悟。实践证明,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活动中思想受到熏陶,行为得到激发。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哲学家尼采说:“如果我们不再与自己的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没有奉若神明之物了,我们的生存也就毫无目的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孩子的心灵就是一块未开垦的土地,作为园丁的我们是这块土地的开垦、播种和耕耘者。今天播下爱国的种子,明天就能结出报效祖国之果。参考文献:[1]廖燕玉.浅谈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南方论刊,1998(05):3-5.[2]朱伯华.如何进行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3.[3]杜庆君,刘波,王密.高校继续教育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融合[J].继续教育,2011,25(12):42-43.[4]李继贤.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1):261.[5]任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