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8期目录
《印度舞蹈》初中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印度舞蹈》初中音乐微课教学设计唐佳(昆明市第八中学,云南省昆明市,650031)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1、系列课程名称:《世界民族之声》2、本课名称:《印度舞蹈》3、知识点来源:学科:音乐年级:八年级下教材:湘...
《印度舞蹈》初中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唐佳

昆明市第八中学,云南省昆明市,650031

微课时:10分钟以内

1、系列课程名称:《世界民族之声》

2、本课名称《印度舞蹈》

3、知识点来源:

学科:音乐

年级:八年级下

教材:湘教版

章节:第三单元页码:21

4、知识点描述:

1通过印度舞蹈的欣赏及表演片段,感受、体验印度舞蹈的特点。

2了解舞蹈中手势的重要性

3在欣赏、舞蹈等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进步感受印度歌舞的魅力,体会印度鲜明的民族特色。

5、基础知识本节微课之前具备的知识:

1了解亚洲音乐包含的三大音乐文化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及代表性国家的音乐概况(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

2知道印度音乐的旋律框架拉格,代表乐器西塔尔以及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

6、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表演体验型

7、适用对象:初二年级学生、初中音乐教师

8、设计思路:本课是基于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中关于印度音乐的扩展。教材对印度音乐的介绍仅停留在对拉格的介绍,内容单一,且没有舞蹈的内容,纵观全单元,仅有演唱和认识内容,内容单薄,而亚洲舞蹈对于了解亚洲音乐特点和亚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昆明第八中学,与印度的学校已经进行了长达5年的交流互访,授课教师也于2015年去过印度,与印度的音乐舞蹈教师有过交流和学习,所以在印度音乐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素材,担负着在日常教学中将两国音乐文化介绍和发扬的责任,研发了一系列关于印度音乐的校本教案。

本课就是基于以上缘由,利用10分钟时间将印度舞蹈简单的片段,呈现并教授给观众,让观看的师生在领略印度舞片段的同时,也能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师则可以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因为微课中涉及的舞蹈就是取材印度初中生所学,对于同年龄的中国学生,较其他的印度舞蹈,更符合其年龄特征,接受度更高。

9、教学过程:

1)片头(20秒以内)展示课题

(配音: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世界民族之声印度舞蹈教学课程)第一节内容:回顾以往内容,印度音乐西塔尔引出印度舞蹈

设计目的:抛出课题

2)正文讲解(420秒左右)

第一节内容:回顾以往内容,印度音乐西塔尔引出印度舞蹈

(配音:在之前的世界民族之声这一单元教学中,我们了解了亚洲音乐的几个音乐区及代表国家的音乐特点,在上一节对印度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印度传统音乐的旋律框架拉格,认识了印度代表性乐器西塔尔,感受和了解了印度音乐的特点。)

设计目的回顾教材之前本单元的知识点,为本课的展开,做好铺垫;回顾印度音乐特点,对印度舞蹈的学习也是辅助和基础。

第二节内容:讲解印度舞基本知识

(配音: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借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1舞蹈身体动作要领讲解

微笑:舞蹈过程中,舞者发自内心的微笑终始如一,表达了喜悦平和的心境。

头动:头部有节奏地向左、右动。

腰动:腰部的摆动让身体婀娜多姿。

脚动:脚尖、脚跟、跺脚。

眼睛舞蹈时眼随手走是印度舞精髓所在。

2手势在舞蹈中的运用

(配音:印度舞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态约有100多种,每一种手姿都有特定的意义,有的代表美丽,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气,有的甚至表示丑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号,而不同的神喜欢不同的手姿。

印度舞手语变幻莫测。比如用手指脸的姿势表示美丽,荷花手姿是表演给神看时常用的手姿。手姿不仅表演起来令观者眼花缭乱,花样繁多的手姿还反映了表演者活跃的思维,是一种真正的脑部锻炼,可谓“心灵手巧。”

例如左上角的手势.pataka,四指伸直,大拇指内扣于掌心,就像大力金刚掌那个姿势,意思是开始,旗帜,敬畏,森林而第二个tripataka在pataka手势的基础上,弯曲无名指,表示的意思是牛,树,箭,雷,火焰

印度舞具有:手势丰富,眼随手走、神色丰厚的特征

设计目的通过讲解印度舞蹈动作要领,为接下来的体验学习打好基础;解释印度舞手势手语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为后面学生自己学跳舞蹈,模仿甚至创造舞蹈中的手势,做出启发。

3)现场示范(5分钟)

第三节内容:现场教授印度舞

1播放教师在印度学习的印度舞蹈视频

(配音:现在请大家欣赏由印度加尔各答一所中学舞蹈老师表演的印度舞,这段舞蹈也是当地初中生必学的印度舞蹈。舞蹈来源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诗歌。里面蕴含了很多象形手势,大家一起来欣赏并领会其中的意思吧。接下来呢,就让我现场教大家跳这个舞蹈吧。)

2教师现场教授舞蹈片段,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同时让学生观察舞蹈中的手势

设计目的:1采用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现场教授录视频的方式,能让舞蹈的教学立体和生动起来,通过教师亲身示范,学生现场学习,可以看到舞蹈画面学习落实到学生实际体验的效果。2学生边学习边发现舞蹈中的手势的意思

第四节内容:师生共同起舞

(结束语配音:同学们,以上就是简单的印度舞蹈教学片段。当然在现场课堂教授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由你们设计舞蹈中的手姿,这样既能活学活用,又可发挥你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4结尾20秒以内)

预告下个课题《星星索》

(配音:感谢您认真聆听我的微课,我的下一个微课将讲解东南亚音乐印度尼西亚歌曲《星星索》

今天就到这里,再见!)

设计目的:教材知识点的衔接,预告下一个单元,结束本课课题。

10、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本节课是基于课本上世界民族之声印度音乐小知识点的扩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该单元完成度的情况,自选加上此单元的教学,由于教材对于亚洲音乐中的介绍仅局限于音乐本身,而亚洲音乐除了音乐本身极具特点外,舞蹈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抓住初中学生愿意参与,动起来的心理,教授印度学生同龄跳的印度舞蹈,增加学生学舞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舞蹈中的手姿,体态,眼神,并加上现场学习跟学这一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反馈情况,效果较好。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对舞蹈文化的深度挖掘还不够,另外,虽然该微课全部均为自己剪辑制作完成,但是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够熟练,致使呈现的视频效果略显粗糙,但是,这此尝试开启了自己制作微课的大门,相信随着自己不断地学习,以后将呈现出更精彩,精致的微课,打开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