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舞蹈》初中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印度舞蹈》初中音乐微课教学设计唐佳(昆明市第八中学,云南省昆明市,650031)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1、系列课程名称:《世界民族之声》2、本课名称:《印度舞蹈》3、知识点来源:学科:音乐年级:八年级下教材:湘...
《印度舞蹈》初中音乐微课教学设计唐佳(昆明市第八中学,云南省昆明市,650031)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1、系列课程名称:《世界民族之声》2、本课名称:《印度舞蹈》3、知识点来源:学科:音乐年级:八年级下教材:湘教版章节:第三单元页码:214、知识点描述:(1)通过印度舞蹈的欣赏及表演片段,感受、体验印度舞蹈的特点。(2)了解舞蹈中手势的重要性(3)在欣赏、舞蹈等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进步感受印度歌舞的魅力,体会印度鲜明的民族特色。5、基础知识本节微课之前具备的知识:(1)了解亚洲音乐包含的三大音乐文化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及代表性国家的音乐概况(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2)知道印度音乐的旋律框架拉格,代表乐器西塔尔以及印度音乐的基本特点6、教学类型:讲授型、问答型、启发型、表演体验型7、适用对象:初二年级学生、初中音乐教师8、设计思路:本课是基于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中关于印度音乐的扩展。教材对印度音乐的介绍仅停留在对拉格的介绍,内容单一,且没有舞蹈的内容,纵观全单元,仅有演唱和认识内容,内容单薄,而亚洲舞蹈对于了解亚洲音乐特点和亚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昆明第八中学,与印度的学校已经进行了长达5年的交流互访,授课教师也于2015年去过印度,与印度的音乐舞蹈教师有过交流和学习,所以在印度音乐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素材,担负着在日常教学中将两国音乐文化介绍和发扬的责任,研发了一系列关于印度音乐的校本教案。本课就是基于以上缘由,利用10分钟时间将印度舞蹈简单的片段,呈现并教授给观众,让观看的师生在领略印度舞片段的同时,也能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教师则可以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因为微课中涉及的舞蹈就是取材印度初中生所学,对于同年龄的中国学生,较其他的印度舞蹈,更符合其年龄特征,接受度更高。9、教学过程:(1)片头(20秒以内)展示课题(配音: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世界民族之声印度舞蹈教学课程)第一节内容:回顾以往内容,印度音乐西塔尔引出印度舞蹈设计目的:抛出课题(2)正文讲解(4分20秒左右)第一节内容:回顾以往内容,印度音乐西塔尔引出印度舞蹈(配音:在之前的世界民族之声这一单元教学中,我们了解了亚洲音乐的几个音乐区及代表国家的音乐特点,在上一节对印度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印度传统音乐的旋律框架拉格,认识了印度代表性乐器西塔尔,感受和了解了印度音乐的特点。)设计目的:回顾教材之前本单元的知识点,为本课的展开,做好铺垫;回顾印度音乐特点,对印度舞蹈的学习也是辅助和基础。第二节内容:讲解印度舞基本知识(配音:印度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借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体表达和诠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色彩。)1)舞蹈身体动作要领讲解微笑:舞蹈过程中,舞者发自内心的微笑终始如一,表达了喜悦平和的心境。头动:头部有节奏地向左、右动。腰动:腰部的摆动让身体婀娜多姿。脚动:脚尖、脚跟、跺脚。眼睛舞蹈时眼随手走是印度舞精髓所在。2)手势在舞蹈中的运用(配音:印度舞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手姿。手部姿态约有100多种,每一种手姿都有特定的意义,有的代表美丽,有的代表和平,有的代表生气,有的甚至表示丑陋。印度人相信手姿是人和神交流的符号,而不同的神喜欢不同的手姿。印度舞手语变幻莫测。比如用手指脸的姿势表示美丽,荷花手姿是表演给神看时常用的手姿。手姿不仅表演起来令观者眼花缭乱,花样繁多的手姿还反映了表演者活跃的思维,是一种真正的脑部锻炼,可谓“心灵手巧。”例如左上角的手势.pataka,四指伸直,大拇指内扣于掌心,就像大力金刚掌那个姿势,意思是“开始,旗帜,敬畏,森林”而第二个tripataka,在pataka手势的基础上,弯曲无名指,表示的意思是“牛,树,箭,雷,火焰”、印度舞具有:手势丰富,眼随手走、神色丰厚的特征设计目的:通过讲解印度舞蹈动作要领,为接下来的体验学习打好基础;解释印度舞手势手语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为后面学生自己学跳舞蹈,模仿甚至创造舞蹈中的手势,做出启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