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8期目录
让学生爱上高中政治作业的有效尝试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让学生爱上高中政治作业的有效尝试飞红兵1杨建秀2(1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61100;2文山市第一中学,云南省文山市,651100)摘要:作业的布置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硬性要求,而要成为学生的...
让学生爱上高中政治作业的有效尝试

飞红兵1杨建秀2

(1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6611002文山市第一中学云南省文山市651100

摘要:作业的布置不能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硬性要求,而要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主选择。如何让学生主动爱上高中政治作业,这需要教师的作业布置讲究一定的艺术:潜心研究,富有特色;因材施教,私人订制;控制数量,优化结构;科学指导,有法可依;自主选择,郑重承诺;时间充裕,灵活自由;强化要求,注重习惯;精心批改,当面反馈;科学评价,交心鼓励;注重实效,取信于民。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有所创新,从而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作业;因材施教;有“法”可依;自主选择;科学评价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高中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紧凑,留给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然而,学生每天还有来自各科做不完的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这样一来,迫于教师的威严,学生不得不被动接受海量的作业,表面上按时完成,实则质量不高。时间一长还会恶性循环,非但达不到检验教学效果、辅助教学理解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减退,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反抗。一点作业都没有是不现实的,如何让学生爱上作业,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潜心研究,富有特色

作业布置不能随意草率,不能信手拈来、随口一张就是几张试卷或是几页教辅,什么时候必须完成,这样的任性无异于糟蹋学生、践踏生命。学生手里也买得到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如果学生愿意,自己会做,何需教师大费周章?因而,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应该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成果,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是教师辛勤钻研的心血,是教师教学特色的体现,是学生市面上买不到的稀有品,这样的作业学生才会充满好奇,才会带着敬意去完成。笔者给学生布置作业从不用市面上现成的教辅,而是依托学生考过的高质量卷子,根据考点、题型、考法、频率和得分率收集改编,建立自己备用的题库,并随时更新。

2、因材施教,私人订制

学生不是商品,不能用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更何况商品还分三六九等,何况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基于阅卷系统提供的客观题填涂分析,每一道题对应一个考点,学生对每个考点掌握的情况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只要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笔者就对应知识点准备一个专题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漏洞选择自己的作业。这样的方法针对性很强,学生很愿意配合。

3、控制数量,优化结构

作业训练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质量高低。笔者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策略,因而给学生基于知识漏洞准备的专题练习数量很少,一页双面的A4纸张足够矣。这样的数量安排在学生心理接受和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不会在形式上带来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所谓优化结构,就是基于考点的考法和题型要全,要让学生做完这个所谓的专题就能围点打援,胸有成竹,举一反三。

4、科学指导,有法可依

查缺补漏,与其说是弥补知识,不如说是授人以渔。很多知识点有对应的题型,每类题有自己的解法,学生只有先掌握解题步骤和程序,才能火眼睛睛识破命题人的精心陷阱。因此,笔者就在给学生准备的每一个基于知识漏洞的专题练习之前,附上解这类题的方法。这样的话,学生可以依葫芦画瓢,在练习中运用方法,检验方法,熟练方法,完善方法,慢慢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和解题习惯,而不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手无足措、浅尝辄止。

5、自主选择,郑重承诺

很多教师布置作业时的姿态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霸道总裁,是发布绝对服从命令、丝毫不容商量的专制长官,以为强硬的作风和逼人的威严会提高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公信力,让学生由于畏惧而不得不按时完成作业。笔者反其道而行,就算是针对学生知识漏洞而含辛茹苦准备的专题练习也在所不惜,让学习和作业成为学生的自由选择,绝不强迫和先入为主。因为笔者喜欢真诚,也希望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内心,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的教育或许才是教人求真的回归。在此需要注意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跟风行为,发自内心的选择是不会犹豫不决、飘忽不定的,因此只给学生一次选择作业的机会。选择就需要学生郑重承诺,保证能够独立思考并按要求完成,要上升到信任管理的高度,对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列入黑名单,这将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涯。各位读者不要担心选作业的人数太少,其实每位学生心里都有一杆称,极个别学生可能侥幸一次,时间长了心里也会觉得孤单和紧张,等到孩子自我觉醒的时候,会亡羊补牢、后来居上。

6、时间充裕,灵活自由

高中学生的业余时间稀少而珍贵,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在快节奏强高压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学生的心灵更渴望舒缓的调试,需要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吸收内化。笔者布置作业不规定统一的完成时限,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灵活掌握,这样宽松的作业环境让学生在心理上更能接受,同时杜绝了学生抄作业应付的恶习,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品性,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大有裨益。

7、强化要求,注重习惯

给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作业氛围不等于放任自流,相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和解题思维,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诸如学生做选择题时,第一步审题,材料关键信息必须下划线,主体、题型、正误等限定信息必须圈起来,每一个选项都有专业名词或关键词需要标识,选项错误的要划掉。总之,要留下思维的痕迹,让教师一眼就能看出学生的整个思考和解答流程。如若没有按照要求高标准保质量完成,则不予批阅,打回重做,同时还要受到教育。

8、精心批改,当面反馈

对于学生按要求完成上交的作业,身为教师有布置就有批改,而且是精心的批改。批阅不是简单看学生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从作业留下的做题痕迹看到学生思维或知识的漏洞,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看到教师批阅的笔记就能明白自己的疏漏,就能明白正确的打开方式。批改到这样精细的程度还不够,还需在返还学生作业的时候当面反馈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读者不要担心这样的操作方式会加大教师的负担,由于作业时间的充裕自由,学生上交的作业不会扎堆,自然不存在这样的烦恼。

9、科学评价,交心鼓励

新课改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生成,这样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不仅是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惯用手段,更应成为增进相互了解的有效载体。笔者有一个习惯,在批阅完作业之后,总爱给学生秀上一段“漂亮的书法”,这时交流的不是知识层面的东西,而是平时看到的学习状态、心理表现、生活冷暖甚至兴趣爱好,多是一些鼓劲加油、期盼祝福的话语,真正做到交心谈心,打通科任教师与学生隔阂的“最后一公里”。

10、注重实效,取信于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对于作业尝试的有效性,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学生才是真正的“阅卷人”。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最后的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这种快乐成长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变化上,这样才能取信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实践,这一方案还是行得通,曾经出现过学生“抢作业”的局面,这让我甚为感动,特决定与大家分享,还望多多指教。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