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浅谈乡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鲍成惠(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泗溪小学,云南省楚雄州,675400)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学生缺少父母的关怀,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半年不见一面,不能及时对孩子...
浅谈乡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鲍成惠(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泗溪小学,云南省楚雄州,675400)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学生缺少父母的关怀,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半年不见一面,不能及时对孩子进行具体关心,学生出现的问题,由于祖孙存在代沟,家长也不能及时详细的知道并做具体的教育,而作为农村山区学校的班主任,也不能及时从家长那里得到详细具体的反馈和帮助,从而造成班级管理者与学生越隔越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都无所适从。因此乡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始终是一个困扰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问题。而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科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辍学,就完不成教育教学任务,会耽误学生的一生。本人从事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近20年,从中得到一些体会,愿与各位同行一起分享。1、班主任的“爱心”和“细心”对于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首先要有良好的师德,怀有一颗赤诚无私的爱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工作要细心,要熟知班上每个学生的行为与个性。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家庭状况:包括经济条件、父母关系、业余生活、教育水平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熟悉原来学校情况以及学生的表现: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业成绩、兴趣特长、潜能发挥等。掌握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之后,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帮助每个学生。便于从各个方面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建立自尊自信,对于缺乏学习的浓厚兴趣,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注意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当他们每一次作对了的时候,要细心的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加以引导,促使他们改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向好的方面发展,越发展越好,从而受到大家的尊重,逐渐建立起他们的自尊心,也让他们享受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在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抓住不放,恶狠狠地训导他、指责他、或嫌弃他,那样他就会感到自己不被爱、不被尊重、自尊受伤。当自尊不断的一点点的受伤,就会逐渐失去自尊,最终就没有了自尊心。没有了自尊也就没有了自律,没有了自律他就会不断违反班规校纪,遭到更多老师的批评斥责,也会因为被学校老师的指责而受到其它同学的挤怼排斥,当一个孩子受到不断的批评打击,他就会在内心把自己包裹起来,以保护自己不被更多批评指责的伤害。当他被身边的人贴上“垃圾”的标签,他也会认为自己是“垃圾”,当他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垃圾”的糟糕程度,他也会讨厌自己、不接受自己,就不愿意接受教育,甚至拒绝教育、对抗教育。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严重问题,学生会处于心理和身体内分泌失调甚至失控状态,老师也会因为他的失控而炸毛,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成了问题教育,是非常失败的。所以班级管理者必须具有爱心,尤其是对经常违纪的学生更要有双倍的爱心,而且爱的表达要一致,绝不能只是心里充满爱,却让学生看到狰狞的面目,听到斥责打击的语言,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就会察觉到学生从教师的狰狞斥责中感受到的都绝对不是爱,而是恨、嫌弃、讨厌。所以爱的表达要一致是很重要的,爱心需要外配充满喜爱的表情和充满喜爱的言行,学生才能感受到爱,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学习。2、班主任的“耐心”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勤于思索、积极进取、不断追求新知,勇攀科学高峰。培养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成绩,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文化知识也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学习跟不上班的学生,很容易导致厌学。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了解情况,查明原因,找准症结,查漏补缺,及时辅导。循循善诱地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跟上班级。对于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登门看望,问寒问暖。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拦路虎”,思想上没有压抑感,厌学的情况还会发生吗?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密切配合、持之以恒、无微不至地关心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留得住,学得好。3、班主任的“用心”班主任要用心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公益劳动,学校公益劳动的内容主要有绿化、美化校园劳动,清洁卫生劳动。通过这些劳动开展,能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班主任还要用心组织经常开展有益于学生团结互助的班级活动,比如,开展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积极组织班级的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型运动会、文艺表演,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到自主参与、人人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合作竞争、互助友爱的精神,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用心组织各项公益劳动和班级活动,使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也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也得用心。班干部是学生中一切活动的骨干,既是老师的助手,又是学生的领头羊。并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团结和带领全班同学前进。选拔干部打破传统的“成绩好、老实听话”模式,按时代的要求,全面衡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采取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把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活动能力强、有特长的学生挑选出来。还要施行班委竞争上岗制,大面积培养学生高度负责精神,锻炼他们的才干。班主任大胆任用班干部,严格要求,热情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大胆、严肃、认真地开展工作。教育他们以身作则、平等待人、团结同学、谦虚谨慎,敢于承认并改正缺点错误。还要培养和发挥班干部的"自主管理"作用,这些学生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主心和模范带头作用如何,是至关重要的。每次主题班会,每次大型活动都要求班委全部亮相并轮流登台,使每个班委都能策划活动、主持活动、锻炼和培养班委的才干,把班级各项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这样才能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4、班主任的“真心”班级管理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真心实意地抓,一定要落到实处,让每一位学生每一天都有一点儿进步。教师是否是一个真实的人很重要。抓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在遵守纪律、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礼貌待人、工作学习认真等等各方面都要当学生楷模。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要做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学生就不会信奉和照做,那样就误了班级误学生,最终误民误国。5、班主任的“公平心”一定要坚持"一个标准",不能区别对待学生。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断事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不好有失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直接影响破坏班风。6、班主任、学生、学校、和家长的“齐心”教育管理者一定要调动"两个积极性",做到师生齐心。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爱戴而又亲近,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亲其师而信其道。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形成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体验班级管理,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项工作中尽量热情而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班主任还一定要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做到家校齐心。即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经常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总之,乡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