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11期目录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优服全学策略的实施,意义重大。在14亿人口的大国,教育要由过去周到服务不足3亿名在校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优质服务10多亿已经具有学习能力的所有人。这将发展成为人类教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新壮举,将过去不敢想的...

优服全学策略的实施,意义重大。在14亿人口的大国,教育要由过去周到服务不足3亿名在校学生的学习,扩大到优质服务10多亿已经具有学习能力的所有人。这将发展成为人类教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新壮举,将过去不敢想的事在我国转化为现实。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在10亿量级人口的大国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成为人类历史上消除贫困的伟大壮举,毕竟像美国这样的世界经济与科技第一强国,消除贫困还遥遥无期,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具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有3970万贫困人口,每晚还至少有50万美国人无家可归。可以预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中,优质地服务全体人民学习,使人人皆学、人人想学、人人优学,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社会,将会成为人类新壮举而载入史册。

实现优服全学,任务十分艰巨。优服全学不仅使服务学习的人数是过去服务全国学校学生数的数倍,而且每个社会学习者的文化基础不同、职业不同、学习需求不同。采用传统的学习服务方式,要实现优服全学是不可能的,但是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创新思路、路径和方法,可化难为易,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要实现优服全学,必须另辟蹊径:建设聚集一流水准的数字学习资源的全国学习大平台,让学习者通过平台进行一键通达式学习。该蹊径的奥妙在于,让优质数字学习资源发挥出高于过去百倍、千倍、万倍的功效。此种实现,在当前不需要很大的投入,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和思路的突破。将教育信息化手段由仅仅服务于在校生的学习向同时服务全体人民的学习拓展,再开发合适的信息化平台将学校教育的资源迁移,则就为优服全学奠定了基础。如此做,既可使服务学习对象的数量有数倍增加,又不需要很多的额外资金和人力投入。服务面向学校之外的社会学习,并不一定都是要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学习,其学习服务管理远不像在校学习管理那么复杂。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可使优服全学之“优”超出通常的想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可做到在投入不多的前提下,为学习者提供全国一流的优质资源学习,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达到学习服务超大规模与高度个性化的统一,从而促进广大人民时代化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极大提升。

我国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更多着眼于学校教育,没有将教育信息化的巨大作用最大化发挥。不可否认,教育信息化存在“非显著性差异”,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信息化更多在传统教育框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所致。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之一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目标就是支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这也要求教育信息化走服务全体人民学习的新型之路。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