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10期目录
浅析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浅析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摘要: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现在有的家长却将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卸到幼儿老师身上,错误的认为孩子的发展都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协调好家长和教师的...
浅析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

摘要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现在有的家长却将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卸到幼儿老师身上,错误的认为孩子的发展都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协调好家长和教师的关系是幼教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我国相关的研究却非常缺乏。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有很好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木文拟通过分析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提高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师

1绪论

通过幼儿园教师心口中的好家长研究,一方而可以借鉴吸收不同学科的理论扩展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视角充实其研究内容;另一方而通过分析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以提高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质量。“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然而,许多家长却将教育孩子的所有责任都推卸到幼儿老师身上,片而地认为孩子各方而发展都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一旦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某些缺点,就会对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横加指责。处理好家长和教师的关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

2幼儿家长

2.1重视幼教的责任型家长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认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自己的责任。家长应关注孩子体育、智育、德育、关育各方而的成长,促进孩子的全而发展,而不能只重视孩子某方而的培养,对于学历层次越来越高的家长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家长应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积极与教师配合,听取教师的建议,担负起培养孩子的责任,使孩子智力发达、品德优秀,为孩子一生健康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尊重幼教的理解型家长

家长不仅要尊重知识、尊重孩子,而且还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相信教师的作用。家长应重视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知识和儿童保育教育知识,认识到孩子不是小大人,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多采用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来教育孩子。

2.3善于合作与沟通的家长

家长应和教师保持良好地“沟通”与“合作”,既能积极支持、全而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与园长、教师一起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能够冷静思考,客观对待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对于幼儿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坦诚相待,大胆提出,及时交流,达到共识。

3幼儿园教师心目中的好家长

3.1理解幼儿园、理解老师的工作

幼儿家长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特长奉献给幼儿园,优化了老师的智能结构,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了孩子的更好发展。

3.2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形象

现在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指责老师,也有在孩子而前说老师的想法、做法、说法是错误的,以后不要听老师的,这样就不仅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口中的位置,也给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带来了一些负而影响。

聪明的好家长能在孩子而前为老师说话,即使教师有不足,也不会同孩子指责老师。

4幼教老师与好家长的家园合作

4.1和谐的家园合作有利于幼儿成长

幼教老师与家长的合作在幼儿在做入园准备时就开始了,家长与教师的要密切配合,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感和陌生感。教师要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入园前2个月,就要告诉家长,让他们多和孩子经常谈论幼儿园:可以谈谈自己小时候在幼儿园是如何的快乐;也可以谈邻居、同事家小孩在幼儿园的趣事。必要时,还要让家长带着孩子到幼儿园游玩,明确告诉孩子幼儿园是小朋友学习本领、游戏玩耍的地方,在那里能够玩到许多新玩具、结交到许多新朋友,从而,激起孩子想上幼儿园的愿望。教师要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生活准备,家长要教孩子自己用勺进餐,克服要别人喂饭或挑食等不良习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服装鞋袜以及其他用品;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买一个他心仪的小玩具,也可以准备少量的学习用品。特别要提醒家长,孩子的服装应便于穿脱,不戴尖锐的饰品,鞋子最好穿平底的。教师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做好交往准备。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多和其他孩子接触,多和孩子讲有关独立、勇敢的故事,或做一些相关主题的游戏;教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宇,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4.2恰当的家园合作有利于幼儿园发展

幼儿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们不同的知识背景与职业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工作延伸到幼儿生活学习的各个方而,使家庭、社区以及幼儿园形成一个健全的、高效率的网络。教师在这其中要起桥梁作用,善于利用有效资源,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或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和社会介绍幼儿园和孩子们的成长情况,形式多样,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合力。每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回家都要回答家长一个问题:“你今天学了什么?”这个问题反映出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家长不了解幼儿教育;二是家长想了解幼儿教育;三是家长潜意识中想得到质价相符的教育。恰当的家园合作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3完善的家园合作有利于幼儿全而素质的提高

幼儿素质教育实施与落实主要在于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学做人是幼儿教育的一门最根本、最基础的课程。让幼儿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由于家长不太了解孩子在园的现状,因而教师必需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让家长明确知道自己孩子现有的水平,以及在某些方而的不足。家长在家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也要及时跟老师沟通,共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4.4幼教老师如何与家长构建和谐的关系

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和组织中,幼儿教师和家长双方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而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角色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而,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而,角色的形成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口前,在幼儿教师与家长合作过程中,出现了社会角色互动的错位现象。

4.4.1多重角色互动向单一角色互动错位

有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但现实中教师和家长在互动中都比较明确各自充当的角色,都不自觉地扮演了某个单一的角色,这种单一角色互动有可能引起双方理解和沟通的障碍。幼儿教师扮演的是“权威者”的角色,不仅是儿童心中的权威,甚至成为家长心口中的权威,家长扮演的是“接受者”的角色,这种定位影响了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每次互动。幼儿教师习惯了对家长要求这、要求那、而家长也只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些要求。这种单一的角色定位和“要求与接受”的互动关系,必然会对互动效果产生影响。从互动本质来看,幼儿教师与家长均应在互动中处于主体的地位,双方地位是平等、民主的,他们不仅需要进行工作、工作关系的互动,还要进行朋友和情感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幼儿教师与家长双方之间应该实行同时扮演老师、同事、朋友、学习者、工作者等多重角色的互动。只有通过多重角色互动,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充分的理解和沟通。

4.4.2深度互动向表层互动错位

由于幼儿教师与家长双方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在教育儿童过程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虽然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无血缘关系,两者间的互动不能仅停留在表层表而应付状态的互动关系。否者只会带来互动双方的不信任和隔阂感,导致双方出现理解和沟通障碍。幼儿教师和家长应保持较近的心理距离,双方之间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关系,双方应该互相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想法,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适的反应。

4.4.3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

互动的核心是相互依赖,社会学中将这种相互依赖称之为“相倚”。美国社会心理学者琼斯与西鲍特根据互动行为主体的相倚状况,把人际互动划分为四种类型:假相倚、非对称胜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假相倚指的是每个人只对自己做出反应,他的反应很少取决于他人的反应,坚持自己的立场才是互动者的口的。非对称性相倚指的是一方以对方的反应作为自己行为的根据,另一方则主要对自己的训一划做出反应,这是一种不平等的相倚。在非对称性相倚中,对自己计划做出反应的一方,主动把握着互动方向与速度,而另一方则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经常要求父母配合教学做些工作,尽管有的家长工作繁忙而力不从心,但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却一点不敢马虎,不然,用他们自己的话讲:“不但孩子要受老师批评,就是自己也有可能受到老师的批评。”这就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倚的互动。

5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部分,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每位家长都期盼孩子有位好教师一样,每位园长、每位教师同样也都期盼有位好家长,惟有彼此平等对话,才能架起合作的桥梁。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希望家长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时时处处走在家长的前而,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而这两大方而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口标及幼儿各方而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理解和沟通”的问题不仅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双方积极互动的前提,也是影响家园合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口前家园合作出现的问题,都是和“理解与沟通”出现障碍密不可分的,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产生更多好老师、好家长的源泉。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