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1年9期目录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普及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1)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普及化与个性化服务需要同步发展。美国提出了普适化学习设计(UniversalDesignforLearning)这一理念,它是指美国NETP中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中的学习者,而是所有学习者与个性化...

1)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普及化与个性化服务需要同步发展。美国提出了普适化学习设计(UniversalDesignforLearning)这一理念,它是指美国NETP中资源建设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中的学习者,而是所有学习者与个性化学习者兼顾。

纵观国际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资源要为学习者提供普及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是大势所趋。休伊特基金教育项目(给“开放教育资源”领域内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早期资金)的主管MikeSmith曾经写到:“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核心是一个简单而强大的理念——全世界的知识是一种公共财富;一般而论,技术,尤其是万维网技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共享分享、使用利用以及再利用知识的机遇”。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孔子所言的“有教无类”不谋而合,也是资源建设发展的一条主线。

普及化,并非指某个具体的资源适用于所有人,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它是指从总体宏观的角度看,资源可以为所有人而用。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上讲,一是需要考虑更多应用的情景,拓宽服务对象,例如,职业白领、家长等等;类似的资源诸如公开课、移动学习资源等等。二是需要降低资源使用的门槛,大家都可以获得,获得了也方便用;同时要重视为盲人学习者、学习障碍者等人群提供适用的资源。而个性化是指具体的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以及个性化的学习记录。这要求开发者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学习者分析的针对性。微课即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学习辅助资源。

MOOC可以看作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普及化与个性化同步发展的案例:一方面,它是面向所有人开设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被认为是网络学习的“下一个革新之举”;另一方面,它利用强大的数据捕捉和分析技术,可以记录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反馈和学习资源的推送,而且结合使用的在线论坛可以帮助学习者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另外,与以往由教师单独设计和决定课程内容的网络教育方式不同,MOOCs采用“渗水式”的数字学习资源设计方式,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

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普及化与个性化服务同步发展,说明在开发、建设资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用户的共性需求,也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仅要思考用户现阶段的需求,还要预测用户未来的增长性需求。

(2)鼓励教学应用,以用促建。判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应用背后所支撑的教育理念。因此,资源是否实用?是否易用?是否能有效地支持教与学?这些疑问应该成为资源建设者和评价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