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面向未来的策略思考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在这样一种“金三角”关系的思考框架之下,结合目前国际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基本现实条件与改革进程,本文拟从全球视野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未来重点发展策略作出如下建议和思考:关于终身教育...
在这样一种“金三角”关系的思考框架之下,结合目前国际范围内教育发展的基本现实条件与改革进程,本文拟从全球视野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未来重点发展策略作出如下建议和思考:
关于终身教育1、巩固基础教育。有研究表明,初始教育水平越好,后期继续参加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机会就越大,学习的效果也会显得更显著。例如,澳大利亚成人先前学习经验认定的工作结果可以证明,那些早期基础教育较好的成人可以从中获得更多优势,因为这一复杂的认定过程需要申请者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交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一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终身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成人教育,也不可能全部是职业教育,因而,早期的基础教育必须在终身教育的制度建设中得到重视和巩固。在这里,如何理解“基础”之意显得相当重要,在本文看来“基础”是指人们参与所处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就全球范围来看,尽管许多国家在全民教育运动的推动下,大幅提高了本国的基础教育入学率,但是儿童的辍学率(尤其是女童)和留级率仍居高不下,致使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依旧是目前一个难以破解的瓶颈问题。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突出。此外,基础教育还必须加强成人扫盲领域的持续发展,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民教育监测报告》显示,至今全球还有7.59亿成人(15周岁以上)不具备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读写能力(UNESCO,2010),因此再怎么强调和重视成人(尤其是妇女)扫盲这一策略都不为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Bokova)2013年9月8日国际扫盲日活动致辞中所表达的那样,“扫盲是一项权利和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扫盲是通向自立、能力获得、文化充分表达和充分参与社会的必由之路。……扫盲是对话、交流、融入新的互联社会的首要条件。……它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是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基石”(UNESCO,2013)。2、进一步保障与落实成人终身教育和学习权。尽管各国终身教育政策越来越强调个体在终身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但是如何为全体公民尤其是成人提供终身教育权利保障应是政策关注的重点,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6年的《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成人受教育是教育权利的一个基本方面……”(UNESCO,1976)。在这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教育制度、带薪教育制度是值得继续推进和完善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盛行于美国、瑞典、英国等国家的个人学习账户也有必要再次得到提倡和完趁(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国家在21世纪初终止了此项策略的实施)。此外,从世界范围的进展来看,以下两项策略对于成人受教育权的推进意义积极:一是推进针对成人教育的专门立法。2009年于巴西贝伦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报告指出,在154份国家报告中,126个国家宣布成人教育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包含在政府的某些政策(包括基本法、宪法、行政命令、法律、中期发展计划、十年教育计划等)之中,但实际情况是,成人教育很难成为政府政策框架的主流部分,而且成人教育政策既不连贯也不完整,更多的是对一些已经出现问题的应对,政府没有从整体角度考虑成人教育的推进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2012:17-18)。二是将成人受教育权具体化并加以落实。扫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背景有直接的关联。例如,早期成人教育受教育权主要重在读、写、算的基本权利和能力。但身处21世纪的我们显然需要重新认真思考成人扫盲的具体内容。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习权宣言》中将学习权细分为阅读书写权、提问与分析权、想象与创造权、了解环境与编写历史权、接受教育资源权、发展个人与团体技能权,并将学习权看作是人类生存权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普遍合法性。受此影响和启发,我们认为,成人受教育权不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权利托词,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对受教育权进行更加具体的探究、分类和落实。也就是说,除了基本的读写算等权利之外,我们还更需要重点保障并发展成人在批判性反思、想象与创造、社会参与管理、有效使用教育资源、团体合作与行动等方面的权利和能力,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完善国家教育体系,贯通国家教育资格。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贯通是终身教育的基本任务。然而,环顾世界各国教育体系,教育内部体系不全或壁垒森严仍是相当严重的问题。许多事实表明,成人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的结果并没有在教育资格中得到重视和认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仍旧无法实现沟通和衔接。由于众多发展中国家迄今没有能力建设包含各种教育活动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为此,终身教育首先应继续完善已有的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通过有效的机制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以帮助个体按照实际需求在已有的教育体系内外进行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学习变道”。也就是说,要为个人的终身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和便捷的制度和条件支持。在此,我们特别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资格框架的建设,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视野下,将各级各类教育、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统合起来。事实上,在许多发达国家,国家资格框架目前已被认为是推进和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策略之一。据欧盟统计,截至2012年,已有约1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建立资格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