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20年4期目录
以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以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质量提升刘轲(普洱市镇沅县田坝乡中心学校,云南省普洱市,666500)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多年,一路走来,发现信息技术能力也是教师育人工作必备的业务能力,总结下来,信息技术能力宛...
以信息技术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刘轲

普洱市镇沅县田坝乡中心学校云南省普洱市666500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多年,一路走来,发现信息技术能力也是教师育人工作必备的业务能力,总结下来,信息技术能力宛如春风,活跃了我们的课堂。

1、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现代教学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这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是一种挑战。

1.1提高了教师多媒体应用能力

课程改革了,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不再是教师“给”了学生一些什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些什么;减负了,千锤百炼的题海战术也慢慢淡化。但是课堂教学质量不能丢,如何来充实课堂、提高课堂实效?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我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它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资源,弥补了农村学校资源匮乏、设备缺乏的不足。信息技术的运用历经用模式一光盘教学、模式二卫星资源教学、模式三多谋体教学,到现在已经是电子白板教学,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课堂呈现了动静结合、声色交互、图文并茂、视听结合、人机对话的学习环境,突破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延伸了课堂,拓宽了学习内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树立学习的信心,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学时间,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为此,老师们爱上了多媒体教学、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见缝插针地学习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资源下载、整理、利用等,一番努力,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提高了。

1.2共享了优质资源

广大农村中小学一线教师到外学习的机会不多,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实现了近距离人机对话。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在自己的学校接受到大量的教育优质资源,老师们可以直接从计算机上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原汁原味地观看教育专家的培训讲座,听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阅览各地教师的优秀教案、经验文章、优质论文等,通过这个平台,历经教师的自学,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深入教师心里,自然地更新了观念,树立了新思想,改变了落后的教育方法,几年下来,提升了教师的自身专业能力。

1.3构建了教师终身学习的平台

信息技术好,关键要会用。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件和不断更新的资源、一代比一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就要求老师们要不断学习。

信息技术对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作用很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能了解教育动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提高学科教学技能;通过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教师可获得大量学科教学资源,完成学科教学、教研,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借鉴、利用、综合、整合这些资源,又能提高教师备课、撰写教案、设计课件的质量。例如:只有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才能创新性地制作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件,使教案立足班级学生实际,具备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使用性等原则。

2、优化了课堂教学

有人说往事不堪回首,教育一定要总结,只有站在曾经的失败和成功上才能创新和发展。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网络上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把它复制下来,认真阅读,立足学生实际进行修改后就可用了,其实有部分资源是可以直接“拿来就用”的,这样,在备课、课件制作上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解决更多的教学实际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只要正确地利用、借鉴,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教学同样是成功的、领先一步的。

2.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的课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特点,颇受学生喜欢,一经展现便可较快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举个例子,《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学习,通过一组声色并茂的图片演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在学生心里油然升起,桂林山和水的特点也就明了了。

2.2“他”为“我”用,创造奇迹

要求每位教师都制作出集图、文、声、色于一体的flash课件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们不能等,要在应用中学习,学习中应用。网络中有许多优秀的flash课件,只要下载flash插件安装即可进行活用巧用。如中学《数学》中的“中心对称图形”、“二次函数”等的学习,通过flash课件的动画演示,原本抽象的概念变为了形象,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再有小学《语文》中的“草船借箭”一文,需要学生了解魏、蜀、吴三国地理位置,才能理解借箭的过程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flash课件演示,语言和文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尽收其中,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2.3加大了课堂容量,却能“减负提效”

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完成教材上的练习,只有迁移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新知识,才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广泛用于教育,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点击课件代替了教师大量的黑板板书和画图等费时操作,为课堂教学争取了时间,拓展、延伸知识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了保证。

笔者认为,教材给我们的是一种体系、一种思路,学习的内容有时候也需要突破教材,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学生,走向网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学习的知识,乃至跨学科的衔接。才可达到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科学习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展望未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师资培训

制作幻灯片(PowerPoint),下载资源、创新性利用资源、整理资源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为此,顺利、稳步、持续地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就成为“必须”了。其一,加强信息技术管理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设备维护、资源下载等能力,尽可能地安排专职教师来做这项工作,使资源能够及时下载、整理、刻盘,为教师使用提供方便。其二,加强学科教师培训,把信息技术的实施与学校教研工作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部分,从而提高资源的应用率,提高信息技术服务学校教育教学的程度。

3.2增加设备配置

农村边远学校,计算机还教缺乏,要通过各种正常渠道,多想办法为这些学校配设计算机,实现网络通畅,保证信息资源的充分使用。

3.3建立校园网络

教学需要借鉴、学习成功的经验,更要努力创新总结经验,我们要努力建立校园网络,一方面共享外地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使本校的优质资源得到宣传、共享。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