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12期目录
让登门家访成为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助推器 ——乡村小学新时期开展高质量登门家访建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让登门家访成为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助推器——乡村小学新时期开展高质量登门家访建议周桂美(楚雄州禄丰县中村乡小学棠海完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651223)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电话、短信...
让登门家访成为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助推器

——乡村小学新时期开展高质量登门家访建议

周桂美

楚雄州禄丰县中村乡小学棠海完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651223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电话、短信、微信逐渐成为家访的主要形式,过去作为家访主要手段的登门家访日渐式微。笔者以为,登门家访作为特定环境下教师与家长增加了解、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师增进对教育对象全面了解、教师与家长共商教育对策,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良好机会。结合十余年乡村小学教学中开展登门家访的经验,笔者就如何高质量组织登门家访谈几点粗浅认识。

1、把握登门家访的有效时机,做到“三必访

登门家访受制于家校之间距离远、走访耗时长,加之教师家长因教学、务农时间的不同步,决定了其次数不可能过频过密,因此把握登门家访的时机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我认为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下情况是登门家访的有效时机,不得不访。

一是学生成绩剧烈波动时。凡学习一贯优异的学生成绩明显滑坡,无心向学,作业错误明显增加,必须登门家访,找出背后原因,及早纠偏。凡学习落后同学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能力有较大提升,成绩进步明显必须登门家访,共同表扬激励,稳定成绩。

二是学生行为异常。当学生出现反常行为,如一贯团结合群的同学,出现早恋、暴躁易怒、攻击同学等不良行为;一贯行为端庄的同学做出偷窃、损害公私财产等违纪行为;一贯热情开朗的同学意志消沉、郁郁寡欢或学生有厌学、逃学等反常表现,有必要登门家访,找出引发异常行为的原因,做到因人因事施教。

三是学生思想异常。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或班干部的反馈中,总能发现学生异常的思想苗头。如:农村学生常常受到初高中辍学学生影响,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又如:部分学生受古装宫斗剧影响,没有分析判断能力,产生权利崇拜思想。凡此种种,均有必要及时登门家访,及时晓之以理,避免不良思想戕害。

2做好登门家访的准备工作,实现有的放矢

纵观当前各农村小学的登门家访,为完成任务而实施的突击式家访,临时起意的家访居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登门家访要取得预期效果,也必须做足功夫。

一是要制定家访计划。对实行大循环或小循环班级教学的,班主任有必要制定长期的家访计划,实现家访全员覆盖。对一年一换或不能确定任期的,班主任或教师应针对学困生、贫困生和问题学生制定家访计划实现家访重点覆盖。家访计划应确定家访目标、家访对象、时间安排等具体内容,做到切实可行。

二是要深入了解家长。了解家长是与家长沟通的基础,教师应在家访前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家长的职业、性格特点,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预期和采取的方式等基本情况。

三是要全面了解学生。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和性格特点,特别是近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找出其优点、缺点,有针对性提出教育建议。对学生的了解要抱着赏识教育的姿态,寻找其闪光点,避免家访变为“告状”。

四是要制定沟通预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综合情况,合理确定沟通重点,如对学困生要重点分析其学习跟不上的原因,提出对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建议。如对厌学思想学生,要深挖其厌学思想根源,请家长配合老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家长,不同问题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沟通预案。

3掌握登门家访的沟通技巧,确保事半功倍

一是明确自身定位,避免两种倾向。教师在登门家访时要将自己定位为家校合作的沟通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和家长建议的倾听者,善于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在民主平等基础上交流,既要避免高高在上,以教育威权者姿态对待家长;又要避免自降身份,为寻求家长认同合作而无条件迁就、不敢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家长的错误教育理念。

二是把握沟通重点,做到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性格的家长,要选取不同的沟通技巧,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如:骄纵宠溺型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不加区分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易刁蛮、任性、为我独尊。家访时要语气要诚恳,态度不卑不亢,要有理有据、语重心长地劝诫家长,让家长理解严与爱的关系,明白严爱结合才是育子良方。又如:听之任之型家长或认为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无力教育,或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甩手不管;或认为读书无用、孩子资质不佳,放任自流。家访时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家长懂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道理,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人成才,家长能力水平不高不是放弃教育责任的理由,争取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对于望子成龙型、蛮横粗暴型、偏激护短型等不同类型的家长,教师在家访时,采取差异化、区别化的交流策略,做到一人一策、因人施策,以面对面沟通交流描绘家校合作教育的最大同心圆。

4做好家访成果的后续应用,避免“一访了之”

一是要综合评估。登门家访结束后,要结合与家长沟通情况,对登门家访取得的成效做总体评估,评估要结合学生后续一段时间在校表现,看学习、思想、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有所改善,确定良好、一般、无效等不同等次,以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教育策略和补救措施。二是强化应用。为避免一“访”了之,教师应对登门家访情况进行总体梳理,综合家长反馈和教师掌握的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个性化教育方案,有的放矢地组织思想教育、行为纠偏和学习指导,并采用微信、短信、QQ等形式与家长持续沟通交流、随时矫正教育方案,反馈教育成效,争取形成家校教育最大合力。三是适时复访。对登门家访效果明显,学生存在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的,要继续与家长沟通交流,肯定其正确教育做法,树立持续实施良性家庭教育的信心;对登门家访成效不够明显,学生无显著进步的,要继续与家长深挖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

总之,登门家访作为乡村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不可弃,不可失。广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乡村小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完善登门家访这一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其在新时期乡村教育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