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12期目录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邓晶(云大附中星耀学校,云南省昆明市,650213)1、教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分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本课题涉及到的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能根据化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邓晶

(云大附中星耀学校,云南省昆明市,650213

1、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对本课题涉及到的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对课标的要求作进一步的剖析和拓展可以确定该节课的概念体系为1、根据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2、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对于两个概念的能力要求分别为“知道”、“会简单计算”。因此分别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教师引导”以及“讲解例题、学生纠错、总结归纳,自主练习”的行为方式来达成课标的要求。

【教材分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物单元课题3的内容,其课程内容对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的二级主题《质量守恒定律》。课程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在本课题的教学只要求纯物质的计算,知识本身并不难。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的物质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等。要注意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材知识体系的编排上将其放在学习完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并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之后,又从定量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变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1)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2)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3)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找错误的项目任务,巩固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和方法的理解掌握

(2)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细致认真的科学作风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找错误的项目任务,加深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的。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的掌握,让学生能定性转变成定量来研究化学变化,从宏观、微观、量的方面认识化学的变化,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的计算等知识。但对于化学变化过程中质与量的理解掌握好不牢固也不清晰,因此在完成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无论是从过程还是步骤上都存在问题。因此通过六字记忆口诀帮助学生缕清做题步骤,通过项目小组内的探究、交流、分析、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项目效果。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项目式学习反馈卡(分为六个项目小组)

6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出课题

在上一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研究了水的组成,并知道的了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现在我们一起来书写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描述该化学方程式“宏观”、“微观”、“量”三个方面的含义

1展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引导学生描述方程式三个方面的含义

学生书写方程式,并说出该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含义的描述,特别是对“量关系”含义的描述让学生能清楚的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来认识化学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以及“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

核心

利用化学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进行计算是定量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手段。

1结合教材P102例题1,讲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归纳总结出“设、写、列、比、解、答”的六字方法

学生聆听、观察、记录

通过归纳口诀的方式规范学生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的格式。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

任务()

六个项目小组,分别根据自己手中的任务卡上同学们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1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提示任务达成过程中的关键点。

2教师参与到每一个项目小组的任务进程中提供项目任务的指导监控各项目小组的进程

1项目小组成员,完成该小组的项目任务。并进行项目任务的成果展示。

2其他项目组成员评价并提出质疑

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计算六字口诀以及步骤、格式等的理解。并通过参与任务完成的过程为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完成做准备。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项目

任务()

六个项目小组,分别根据之前找出的错误类型,讨论、分析后,归纳总结出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提示任务达成过程中的关键点,结合本项目小组的问题并联系六字口诀进行分析。

2教师参与到每一个项目小组的任务进程中提供项目任务的指导监控各项目小组的进程

1项目小组成员,完成该小组的项目任务。并进行项目任务的成果展示。

2其他项目组成员评价并提出质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更能让学生记住并运用

项目

成果

通过两个项目任务的达成,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在完成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及时加以评价和强调

1学生展示小组项目成果

2学生归纳总结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的注意事项

通过两个项目任务的达成,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在完成化学方程式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计算步骤和方法的理解。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避免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类似错误

项目

评价

某工厂需要128kg氧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

学生思考解答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

小结

引导

说出自己所获得的知识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同时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步骤和方法

2注意事项

7教学反思

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7.1根据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项目主题

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因此在设置项目时尤其应该注重项目任务的设置,使之不仅能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体现出项目任务的、参与性、连续性、达成性和科学性。只有合理的进行项目内容和项目任务的设置才能使项目式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7.2项目式学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节课表面上是在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内在却是对学生已有的微粒知识和反应模型知识的再升华在运用,因此在设置项目核心问题时特别设置了对于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训练的内容,同时在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成果展示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7.3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应该扮演终极资源的角色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项目活动的主体,教师依然是项目活动的主导。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紧抓课堂不放,遇到问题就立即解决。而是应该在可控的范围内将项目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学生项目活动遇到困难时适时的参与到学生的项目活动中,或讨论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将项目的主动权完全的交给学生。在本节课的任务一和任务二的达成过程中学生对于质和量的关系什么时候应该乘以化学计量数的问题总会犹豫不决,甚至出现争论。教师及时的参与到任务中通过引导的性质让项目任务得以达成,也将项目式学习合作、创新的基本理念得以充分展现。在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其实更像是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中的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越过困难的鸿沟,使天堑变通途。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