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11期目录
简析互联网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思路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互联网;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新思路

 简析互联网下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思路

 

摘要:信息化时代下,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新兴学科的科学在小学生的视野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科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位置也来越重要,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使小学生对于科学的求知欲越来越浓厚,而农村小学的科学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应试能力为重点,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需要我们调整教学思路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和反思等,进而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新思路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18年底,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1.3亿,2018年网民增长近4600万,比2017年低了1800万。”[1]足以见得,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并被人们所熟知和使用。互联网的优势被不断加以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互联网+教育也被迅速推广在教育领域中,这无疑给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新的思路。

1利用互联网与小学科学强势组合

1.1让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活起来

小学科学学科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很强,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其内容具有广阔性、复杂性、抽象性[2],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知识,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农村小学生来讲,小学科学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比如在《蚕的生命周期》单元,由于北方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农村教学实际困难等,学生除了挂图和实验室的蚕的相关标本,很难系统地学习蚕的相关知识,而互联网与学科的强势组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地学习到了蚕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联网与课堂的有效组合,让学生的课堂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多彩,这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2让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动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也充分以实践检验了这一原理,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3]因此,从小学生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等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村小学生受知识水平,现阶段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仍处于边缘地位,任课的教师也多为兼职的科学教师,甚至很多学校出现科学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受教师知识水平,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实验室器材缺少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验机会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失去了学科本应具有的吸引力,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也失去了体验自己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的乐趣。而互联网与科学的有机组合,让科学老师通过网络可以弥补教学的短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借助各种互联网学习平台,让教师感受到科学课可以教得更精彩。

2结合互联网优势,突出科学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2.1依托互联网,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互联网的交互性、广博性、便捷性为科学课堂打开了新视野。”[4]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强调课堂互动,关注课堂中愉悦、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4]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而农村小学生受知识面窄、自我约束能力低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并不能把课堂完全让学生独立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而教师依托互联网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将抽象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2.2借助互联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科学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言而喻,而科学课堂更需要教师适当放手,适当指导,尽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生通过自主开展观察实验或者对比实验,去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由传统教学的教师主讲到学生主动求知。小学科学实验 ,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5]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科学地指导之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学课堂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尽量让学生开展小组实验,改变现有的以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从而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2科学课堂外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求知欲不同,科学课堂绝非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去拓展延伸。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教学中,而六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宇宙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课堂短短的45分钟教学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学生课后可以借助互联网去拓展延伸自己想要学习的科学知识,而学生在资料搜集、整理、归纳,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不仅拓展了自己的科学知识面,而且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借助互联网学习科学知识的习惯,而且突出了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3利用互联网平台,培养农村小学师生科学的创新能力

1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教学需要不断创新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信息更新以及科技进步的速度更是惊人,而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限制,能够及时地让我们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互联网+小学教育"逐渐成为新常态下教育方式的新模式,尤其是在乡镇地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更是有效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教育模式可实现区域师资共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享用"互联网+小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6]而作为新时代下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师,除了教师必备的基本专业和理论素养之外,还必须紧跟科技发展的步调,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通过互联网,拓展科学教师的知识视野,学习新型的教学手段,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技术的使用,进而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进步。

2农村小学生需要科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不断创新

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的科学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极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7]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教学的不断创新,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不局限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科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互联网资源,高年级的小学生还可以查阅科学知识,搜集科学资料,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效组合,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学生通过互联网拓展延伸更多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农村小学生科学实践、探究能力,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3、总结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农村小学科学在以往教学中的弱势呈现的更加清晰,因此,需要农村小学科学教师以互联网为依托,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将其与科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这也是必然趋势。互联网走进课堂可以突破教学重点,开阔科学视野,丰富实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8]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要真正地实现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也起到助推力量,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必须转变教学思路,并且不断发展教学的创新能力,从而保证农村小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能力的培养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财经观察网. 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EB/OL].

[2]林传杰.基于网络课程资源下的小学科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63.

[3]刘杨.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下技术素养培养的研究[D].沈阳大学,2018.

[4]黎淑仪,郭恵群.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2):79-81.

[5]付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天空——农村小学科学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62-163.

[6]高明旻.论述互联网+”背景下乡镇小学教育发展路线[J].学周刊,2018(15):29-30.

[7]朱新娜.浅谈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小学科学教学[J].学周刊,2016(01):100-101.

[8]许志祥.网络资源:让农村小学科学课更精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58-59.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