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施STEAM教育的评价研究
摘要:STEAM课程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在课程标准与实施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在评价方面更需要研究与尝试。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缩写,STEAM教育创始人Georgette Yakman在2006年提出STEAM教育理念,将艺术(Arts)与STEM进行有机融合。本文从五个角度分析探讨STEAM课程评价,以期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开发的初衷。
关键词:STEAM教育;评价;创造力
STEAM课程中,S是科学、T是技术、E是工程、 M是数学,STEAM课程就这四个学科的整合,STEAM教育特别提倡个性化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也提倡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融合。STEAM教育起源于欧美国家,他们有三个方面的期待:希望通过STEAM课程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会关注他人;希望通过问题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关注学校以外更大的世界,培养学生更大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国家情怀与全球化视野。在STEAM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达成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除了需要精选课程内容并认真推敲实施方案外,有效评价也是STEAM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从五个角度探讨STEAM教育的评价。
1、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STEAM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如用学生课堂上动手实践的作品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更需要关注学生思考与制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如学生精彩的发言与精巧的构思,通过过程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习惯。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生活中的调味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阅读绘本故事《生活中的调味品》,接着提出问题:一锅鲜美的汤离不开什么?学生在热烈讨论后得出了需要调味品的结论,同时也有学生认为作为调味品的味精对人的身体不好。教师及时提出可以自己制作味精,需要用的是天然食物,可以将虾皮、香菇和盐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成天然味精。制作时,先将香菇和虾皮通过粉碎机粉碎成粉状,再把它们与盐充分搅拌即可。在锅中放入学生准备好的菜和肉等材料一起煮。十多分钟后,一锅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汤就制作出来了。最后是学生将做好的汤送给其他同学与教师品尝,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进行大众评审。在这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有对绘本阅读理解的过程评价,有对小组讨论过程的评价,有对制作味精的评价,有对汤味道的结果性评价。将这些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2、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STEAM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有的项目可以在一个单元时间内完成,而有的项目则需要一个跨度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的学生能力强,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有待加强,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课程中的子因素———科学发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修正、不断假设、不断验证的过程。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起来,既给能够及时完成的学生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又要利用延时评价的方法,给未能及时完成项目的学生以期待与鼓励,让这些学生能够在评价中获得动力,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在《制造纸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带着学生欣赏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桥,让学生发现造桥技艺的不断变化与提升,从桥的造型上感受造桥者思维的不断创新。本节课的重点在制造纸桥上,教师先引导学生比较纸桥与其他桥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享提升学生制作纸桥的兴趣。在学生制作纸桥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示范,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步骤完成。因为本课的难度较大,有的学生可以当堂课就完成,而有的学生就需要在课余时间继续努力,这时教师就需要对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的产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让这些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激励作用。
3、团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STEAM教育希望能够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注他人。当今社会特别需要合作,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做到积极参与、有效讨论、尊重他人、客观评价等要求,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个体进行有效评价外,也要对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团体评价,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有序、有效讨论,要求学生能够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尊重他人,并对他人的发言进行有礼貌且客观的评价。
在二年级《磁铁的两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磁性,学生通过对两块小磁铁的把玩,认识到磁铁之间有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的作用。再通过将磁铁悬挂起来,发现无论怎样推动浮板,磁铁的蓝色与红色总是指向南和指向北的,进而学习磁铁的两端叫做磁极,指向南的磁极叫做南极,指向北的磁极叫做北极,发现同级之间相互排斥,异级之间相互吸引。最后教师带着学生分组完成简单指南针的制作。在这节课中,既有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作业,又有学生一起合作的内容与要求,教师需要将团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4、单项评价与多维评价相结合
STEAM课程非常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创造力的培养方面,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提出了创造力三元智力理论,认为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即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或者重新界定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即对界定的问题按照一定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的能力;实践能力是将分析的结果通过实践形成作品呈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在STEAM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一定要注重多维评价,通过多维评价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或界定问题,按照一定的步骤分析问题并制作作品。
5、传统评价手段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
在STEAM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也要与时俱进,在充分用好传统评价手段的同时,可以大胆引进智慧校园软件,将上述评价记录在电脑上,运用软件进行学习过程与结果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建议。上述评价牵涉的面大,需要积累的数据也比较多,在评价中可以使用评价软件,如班级优化大师,可以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方方面面进行记录,还能进行个人数据与全班数据分析,客观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出明确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乔凤天. STEAM的教与学[J].中国科技教育
[2]魏宁. 追问STEAM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3]赵闪. STEAM教育探析[J]. 科技视界,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