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08期目录
从课堂走向课程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课堂;课程;学校;教师

从课堂走向课程

胡淑珍1  檀鑫超2

1东至县胜利镇瓦垅小学,安徽省池州市2472002东至县实验小学新校区,安徽省池州市,247200

摘要:一个教师,一所学校,要想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或者学校,仅仅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抓教学、比成绩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成为有魅力、有魔力的教师?怎样才能让学校成为有活力、有影响力的学校呢?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是一个教师、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课程;学校;教师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非常注重课堂教学。这几年“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等口号响彻基础教育领域,许多教育培训都大力倡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真正发生。这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都有益处,同时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也大有裨益。

然而,一个教师,一所学校,要想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或者学校,仅仅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抓教学、比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那样的话,势必就会走进教育的死胡同,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与锻炼,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必定是枯燥的、乏味的、毫无生趣的。学校也必定是刻板的、死气沉沉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成为有魅力、有魔力的教师?怎样才能让学校成为有活力、有影响力的学校呢?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是一个教师、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径。

著名特级教师罗树庚说:“用什么来吸引家长、吸引学生?答案是课程。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必然是培养目标和育人体系独具特色的学校,而与之相适应的,也必然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丰满、适切和个性化。”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说:“课程为王,将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足见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目前在中小学设置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必须学习的课程,除了这些课程,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教师的特点,自行设置一些独具特色与魅力的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程,这样学生的优势和长处进一步得到发挥,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自信心也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样既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与学校。

我国许多名校,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学校都开设了很多门选修课程。学生走进“课程超市”,自由选择、自由学习、自由成长。一个个特色课程品牌教师脱颖而出,一所所特色学校享誉全国。

人大附中现已开设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艺术等4个领域的170多门校本课、特色课,基本构建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需求、统一与灵活相结合、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人大附中不仅有着令人极其称羡的高考升学率,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排在全国前列。

清华附小1+X课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把国家的宏观课程框架具体化,变成可以施工的蓝图,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紧走课程整合之路,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锋和范例。2017年,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运用大数据研究苏轼引起举国轰动。适逢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此项活动成果让该校六年级学生成为网红。

张祖庆老师的创意写作课程、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课程、曹爱卫老师的绘本课程、钱锋老师的儿童电影课程等都成为课程开发的经典样本。

课程的开发与设置不仅成就了学校,也成就了老师。那么我们的学校应该怎样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呢?

首先,要发挥老师自身优势开发课程。有的老师有自己独特的一技之长,如吹葫芦丝、十字绣、演讲等,这样就可以开设老师自己最擅长的特长课程。其次,开发学科专业课程。我们的学科都可以往细小的方向去拓展、去开发,尤其是语文学科更具有优势。语文老师可以开发“三国”课程、名家名作欣赏课程、成语故事课程、童话故事课程、新闻写作课程、动物小说课程、节日文化课程等。数学老师也可以开发珠心算等课程,英语老师可以开发英语报刊选读等课程,其他学科的老师都可以开设与自己学科知识相关的课程。再次,我们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开发本地的历史文化课程,开发本地的戏曲课程,开发游遍家乡课程、开发著名校友成长课程。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研究的课题开发相应的课程。

只要学校大力支持老师开发课程,即使是从无到有,也一定会开创出课程发展的新局面。课程的开发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凝聚力、影响力的提高。开发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老师静下心来钻研,踏踏实实研究,需要大量选择、甄别、截取有用的资料,不断地实践、总结、完善课程资料。没有三五年的实践、积淀,推出的课程必定不是成熟的课程、优质的课程。

开发课程,对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极其有帮助,它让老师对课程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对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的选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因为是亲自动手创建课程、开发课程,所以有很多的感触、经验与思考。如果把这些内容形成文字,写教育随笔、教学论文还怕没有素材吗?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才会不断地成长,才会不断地收获累累硕果。教师通过对课程的开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受益,让自己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价值、体味教育幸福。教师也因此从普通教师、骨干教师转型升级为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从课堂到课程,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变化,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主张的变化。课堂与课程正如珍珠与项链、树木与森林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顶端。课堂是一个方面,课程是整个领域。我们不仅要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更要开发与设置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徜徉于各种知识与文化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发展需要。让我们的教师开阔视野、不断成长,开拓出自己的一片教育领地。让我们的学校充满活力、魅力与影响力,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园与乐园。

用课程培育学生,用课程引领教师,用课程建设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是一个教师成长的阶梯。在时代的召唤下,我们的学校及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出特色课程,做学生创新发展、个性发展的引路人。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