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夏文祥
(安宁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云南省昆明市,650300)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同时也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新时代核心素养和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素养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强个人职业素养,努力推动其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团队化开展信息研训活动,以思、以评、以管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成就出彩人生,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更新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教师专业成长,与新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的“四有教师”,展新时代风采,助推安宁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在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专业发展
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机遇与挑战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教学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这是教师行业赋予每一位教师的使命与职责。信息技术学科是新课程体系下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信息化的今天,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的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就出彩人生。
1.1新时代核心素养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核心素养下,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的改变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本身信息量大、涵盖范围广、更新速度快,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不仅仅需要过硬的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加强师风师德建设,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潮流下,程式化的教学模式难以高效地组织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实践技能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否则不仅会被学生们厌倦,也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1.2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性和时代性
相对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教学有其内在的特点,这就意味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其学科特征,即综合性和时代性。一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总是处于迅速发展变化之中,必须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二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停留在黑板上讲学科内容,而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学生们的实践操作与练习来落实学科教学的任务,这就意味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迅速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技术思想,制作信息技术作品和开发信息技术系统,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上机实验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三是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稳定和具有信息技术课程特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存在照搬、模仿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来探索与创新,“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2、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现状
安宁市目前有21所小学,其中3所私立小学,2所12年一贯制学校,6所9年一贯制学校,10所全日制小学,其中全部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学校不太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城乡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良好地解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现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学校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努力推动其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着力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积极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结合自己原来的基层教学经历和现到基层学校指导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看到的,总感觉信息教师一天都是忙着的,而且是小跑状态。有时去维修、维护信息化设备;有时去处理领导的有关信息化的问题;有时解决学校教师的关于计算机的所有问题;有时根据上级要求去开会并填写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表和材料;有时根据通知组织学生和教师比赛;有时处理教师的参赛视频和音乐并刻录光盘,有时还忙不过来上信息课,感觉随时在忙,一天过得很充实,但有时却不知如何写一天的工作小结。
信息教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2.1重教育信息化,轻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任务繁而杂
信息教师多围绕领导安排的信息化相关事宜,对信息学科教学研究不够,也没有时间和精力。
2.2专业基础不够扎实
在农村小学仍有少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非专业出身。此外,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快,也给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
2.3工作定位难,工作奔头儿少
一天感觉随时在忙,有时甚至还忙不过来上信息课,但工作却没有成就感,觉得没有工作奔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前途迷茫。
2.4缺少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
作为一门新学科,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忙于处理信息化事务,少有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因此,小学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落到实处,不再单纯的进行技能学习。摆脱迷茫的路径,首先必须端正我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追求一种“为己”而不是“为人”的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3.1不忘初心,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的学科,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信息教师要回归教师的本质,回归教学。以教学为本,信息教学质量是生存之本。对待教学,回顾昨日,我们由衷地高兴,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学,做得更出色,因此,我们要善于总结,让自己自豪地融入中国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与学生和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扮演好自己的主角,要有正确的教育教学观,与学生和谐相处,真正得到做老师的乐趣。
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我们要认真备课。每学期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写出详细的教案;认真上课,充分发挥课堂四十分钟的作用,注重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对待教学,不要拿自己忙于处理学校信息化相关的事为借口。从不忘记对每一位学生微小进步的鼓励,认真辅导学生,透过补缺补差,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个性重视对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尽量做到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不忘初心,继续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明确职责和任务,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创造有利于其专心工作的环境,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3.2不断学习,增强个人素养,以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这里的学习,包括领导的学习,教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要使这三类人的学习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推进中进入创造性学习的状态,首先是拓展视野,其次必须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在新理论和实践结合中超越现状,获得成效,不断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学习教育新理念、新知识,不断学习信息技术专业期刊,增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活到老,学到老”,“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以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收获。本人的文章《不忘初心 不断学习 继续前进》有幸发表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07/08期(邮发代号:2-10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11-4860/G4 ISSN 1671-7384)
3.3教师团队化,促进群体可持续发展,以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创新团队要有不同背景的人(学科教师、学科专家、研训员、课程开发、管理团队)。在教学中,学生加入到项目团队中,师生的绝对界限就打破了,能者为师。教师团队化开展活动,促进群体可持续发展,以团队作战,开展好信息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4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和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是一个生长的、活的有生命的体系,不仅仅限于死的知识,资源是以课程为目标筛选、整理出来的,要有一个不断自我组织的生长结构。要学会用科研的方法来尽快搜集同类课程资源,建立资源服务器,边建边用、边改边创,用的过程就是筛选、内化、本地化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促进学生艺术化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是一种艺术,是充满乐趣和魅力的。教师在践行新时代核心素养理念下,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和研究,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以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研究,才能有所收获。2018年9月,我的论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荣获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
3.5开展信息研训活动,组建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9个“坚持”,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课改契机,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求本、务实、创新性地开展小学信息研训工作。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信息技术实现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更大范围内为教师提供发展参照物和发展目标,即我们可以将一个地区的资源整合起来,在学校与学校,市(县)与市(县)之间开展校际培训,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建立学习共同体,给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3.6评价多元化,以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总结目前线上线下的多种新型评价模式,分析各种模式的选择性、匹配性、适用类型,什么样的课用什么样的评价模式是最适宜的?不能滥用,生搬硬套。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总结经验,相互提高。以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交流,评价多元化,以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7构建持续教学反思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持续性反思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所依据的观念、教学结果、教学伦理、教学环境,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如果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单靠外在的培养和训练,而不对自我教学过程和经验进行持续反思,就难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成不了专家型教师。同样,一个人如果不能有效地得到其他人的反馈或者与其他人去比较,只知道对自己的实践教学总结和反思,那只能局限在自己的视界内,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顺应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3.8管理服务化,以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服务,网络化管理的特点是去中心化、扁平化,突破传统集权的、行政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服务要全方位、智能化、个性化、推送式,也就是现在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前提是大数据,如此才能走向科学化、精准化,这一定要有很高的信息化基础。加强教师、教学管理,管理服务化,以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承担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任,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明确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习的初衷,凝聚共识,不忘初心,追求卓越,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教师专业成长,努力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与新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的“四有教师”,展新时代风采,助推安宁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在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J]. 由源创图书策划,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2] 鲁春玲,顾向宇.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17-118.
[3] 于晓雅,朱慧.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信息技术[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156.
[4] 张静然.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探讨[J]. 中小学电教,2012,(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