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训练法叩开写作的“新颖”之门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教学设计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用思维训练法叩开写作的“新颖”之门——《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教学设计郑诚(淮北市第十二中学,安徽省淮北市,235000)【背景与设想】《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ldq...
用思维训练法叩开写作的“新颖”之门——《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教学设计郑诚(淮北市第十二中学,安徽省淮北市,235000)【背景与设想】《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表达交流”中的第四个专题。本册书的写作部分从综合写作能力的角度,设置了四个要求更高的专题。新的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它不仅反映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上,还体现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这一专题就侧重于此,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写出新颖的文章。高二的学生正处于写作素养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他们在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积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方面有了一定基础,常见文体也都尝试写过。但在立意的创新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立意单一化、模式化,浅显而又平淡。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往往是老生常谈,苍白无力,使文学写作失去了本该有的生命力与鲜活的个性。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要在立意新、题材新和形式新三个方面下足功夫,而立意是文章的统帅,它指挥着文字的千军万马,所以“立意新”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根据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学情以及专题要求,笔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习逆视法、侧视法和透视法三种思维方法,增强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深刻性。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并运用三种思维方法多角度地思考生活,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基于此,笔者确定了以创设学习情境为前提的教法和学法。其中,教法以思维训练法和引导法为主,学法以阅读鉴赏法和合作讨论法为主。【教学活动设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样的生活,我们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学生并不缺少生活,身边的一事、一物永不停息地变化着,从各个角度带给我们新的印象和不同的感受,可是学生作文为什么还是老调重弹,如出一辙?笔者认为,根本还是在于“思维”。所以本课围绕“思维”设置了四个阶梯式的环节,旨在为学生“搭梯子”,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具体如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发散思维小游戏:回忆近七天生活,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写出所有可以入文写作的事件,可以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句话来概括。设计说明:当代作家浩然说过:“别人没看到的,你看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了,没有想到,你看到又想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想到了,但没写到,你看到、想到又写到了,这还是新。”的确如此,看是想的前提,写的基础,对生活的观察是我们创作的永恒源泉。作为教师,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承载着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与写作之间这一关系的艰巨任务。所以,笔者设计这以环节,旨在让学生接通他们生活的源头活水,为之后的写作准备素材。同时,也是为了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二)初步训练,启动思维(1)写作训练①:选择一件最近发生的事,回忆当时这件事带给你的感想。从你的感想中提炼立意,围绕立意把这件事写下来,150字左右。(2)展示作品,师生围绕“三思”共同评价,一思这个想法是否违背常识,二思这个想法是否人云亦云,三思这个想法能否发人深省。设计说明:学生并不缺少生活,却缺少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和一颗思考生活的匠心。为了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在激活学生思维之后,笔者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本课第一次写作训练,并鼓励学生在写作完成后通过自我反思和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审视那些平时不易察觉的思维定式。(三)启发唤醒,训练思维(1)向大师寻求方法:①《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②《这个与那个》(鲁迅)③《一件小事》(鲁迅)讨论:这三篇文章中,作者是如何突破常规思维的?(2)思维训练小游戏①对以下成语熟语进行逆向思维,能得出什么新的认识?班门弄斧;异想天开;杞人忧天;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②接龙小游戏:由一片雪花,你会想到什么?由一张白纸,你会想到什么?由一个风筝,你会想到什么?(3)写作训练②:运用逆视法、侧视法和透视法反思你的这件事,写下几个与当初相反或相异的新想法。小组交流讨论,比较这些想法,从中提取最鲜明新颖的一个。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对于思维训练极为关键。在中国的禅宗里,有一种启智的方式叫做“棒喝”;在西方的哲学中,有一种启智的象征叫做“拐杖”。两者都是在强调:要让一个人的智慧发生质变,有需要一个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得宜的外力帮助。立意不“新”怎么办?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两条重要的途径:一个是写,还有一个是读。写是实践,读是积累。但是,有不少学生的读和写是割裂的,没有主动借鉴名家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的意识。为了把学生从思维定式中“拉出来”,并教授给学生具体可行的突破常规思维的方法,在这一环节,笔者首为学生精心选择了三篇大师作品,作为启智的“拐杖”。人人都说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郑渊洁却说人生之路本是一场马拉松,如果把它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之后,后劲不足,最终还是败北。——这是逆视法,运用逆向思维思考,得出全新的观点。同是看赛跑,人们总是关注胜利者而忽视失败者,但是鲁迅先生却赞美“那虽然落后而非跑至终点不止”的人。——这是侧视法,通过发散思维、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得出新的见解。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写的是人力车夫关心被撞倒老人这样一件小事,揭示的却是知识分子必须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深刻社会主题。——这是透视法,对事件本质进行深入挖掘,形成全新的见解。两个思维训练小游戏旨在引导学生把以上三种思维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紧张和有趣的游戏中逐步发散思维,以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第二次写作训练回到了课堂最初的学习情境中,借此环节,笔者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学习的三种思维方法,有意识地多角度思考生活,尽可能地提出不落俗套的“新”观点。(四)再次训练,创新思维(1)写作训练③:从你的新想法中提炼立意,把这件事有重点地写下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