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9年08期目录
激发草木情怀,润泽诗意童年 ——“乡村草木遇见经典诗词的主题阅读”激趣策略研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乡村草木;经典诗词;激趣策略

 激发草木情怀,润泽诗意童年

——“乡村草木遇见经典诗词的主题阅读”激趣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从农村儿童所熟知的乡村草木出发,开展以乡村草木为主题的经典诗词的阅读实践活动,激发草木情怀,探究农村儿童在经典诗词阅读实践的激趣策略研究,为农村儿童学习传统文化开启一扇窗。

关键词:乡村草木经典诗词激趣策略

1、研究背景及观点:

没有诗意润泽的童年是不圆满的。习总书记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强调加经典诗词的学习。但对本校儿童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农村儿童不爱读经典诗词,究其原因有:生僻字词多,理解难,不感兴趣等。如何改变农村儿童这一现状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什么是活书?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笔者认为应以农村儿童熟悉的草木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激发儿童阅读诗词的兴趣,引领儿童品悠悠诗韵,享经典魅力。

2、激趣策略研究:

兴趣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走进有关草木的经典诗词的阅读,关键在于兴趣的激发。

2.1草木激发情怀

我们开展“走近草木赏其形”“探究由来明其史”“实践体验解其用”“畅聊草木悟其品”等活动,儿童切身体验了草木的形态美感悟了草木的品性美,草木情怀油然而生,然后引导儿童走向草木诗词阅读就水到渠成了。

2.2朗读拨动心弦1

宋代朱熹认为:“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因此,我注重引导儿童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儿童在有声朗读中,感受诗词琅琅上口音律性,体会诗词意境的优美和语言文字的凝练,激发喜爱之情。

对于字音字义的难题我采用小组合作和竞赛的学习方式,查字典、上网、讨论来解决,让儿童无障碍化地朗读,大大激发了读兴趣。

读中,儿童们感受到诗词的音律美,体味到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激发了他们对诗词的阅读兴趣,在心里草木情怀与对经典诗词的喜爱渐渐有机融合。

2.3故事增强趣味

因为故事,爱上诗的人不少精彩的故事情节对儿童们极具吸引力。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曹植的《七步诗》等,在普通如豆或是艳桃李的乡村草木的背后都隐藏着生动的故事情节。我引领儿童感知诗词背后的故事,引导他们用合理的想象丰富故事情节,并绘声绘色地讲出来。“讲诗词中的故事”活动,更好地激发了喜爱诗词之情

2.4表演丰富心灵

毕加索有一句名言:“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有很多诗词,都可以通过场景以及人物的活动、语言、表情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传达人物情感,把诗情画意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表演,让儿童们享受到探索和实践的快乐,对诗词的喜爱日增。

《经典咏流传》以歌唱加表演的形式,精彩地演绎了诗词的内蕴,成了我们学校师生最喜欢观看的综艺节目。在学习草木的经典诗词时,我们也借鉴某一曲调去演唱,诗词变成了可传唱的歌曲,为经典诗词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

2.5竞赛促进内化

《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之美展露无遗,成功唤醒了人们尘封的诗心。因此,我校开展了“华夏桃文化”的诗词大会,利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儿童学习诗词的热情,形成良好地推动效应。短时间内就有人积累了近首诗词,成功夺得飞花令的冠军。飞花令这种竞赛活动,促使儿童背诗,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乡村草木经典诗词的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力求带领乡村儿童进入奇异的语言世界,感受会呼吸的诗词,欣赏会流动的画面……我期望通过草木经典诗词的主题阅读实践活动,让乡村儿童乐于亲近自然,阅读诗词,并在阅读中陶冶品性,在阅读中传承经典,在阅读中提升自我,给他们插上一双古典文化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张华毓/胡兰  《我们的朗读课堂》(M) 长春出版社 20104.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