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8年10期目录
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有效加强我国中学政治教学和时事政治教育的整合,不仅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政治教师拓宽学生认知视野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时事教育的特点进行切入,然后再进一步阐述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几点关于教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育中有效矛}1用时事政治,最后指出教师该如何选择课堂应用中的时事新闻。

 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有效加强我国中学政治教学和时事政治教育的整合,不仅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政治教师拓宽学生认知视野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我国的时事教育的特点进行切入,然后再进一步阐述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随后详细分析了几点关于教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育中有效矛}1用时事政治,最后指出教师该如何选择课堂应用中的时事新闻。

关键词时事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应用

由于政治科目本身所具有的概念抽象以及理论性强的特点,学生在教师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致不高、精神不振的现象,教师也很容易形成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为此,展开了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的讨论。

1、时事教育的特点

众所周知,“时事教育”除了与我国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及制度等息息相关外,还与国内外即时发生的新闻热点有着莫大的关系,而时事教育就是利用这两者有效整合而实施教育的方式。因此,中学政治教育中的时事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性、实践性和新闻性等。尤其是一些较为大型的具有较深远意义的大事件,能够增加一定的故事情节与趣味性,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们对政治课程的注意力,把“枯燥”的政治课堂变得相对有趣。所以说,中学政治教师要重视课堂中时事材料的穿插,使得政治教育与时事教育相互渗透,进而帮助学生们对教材更深层次的理解。

2、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发展的步伐,社会对人才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指标。因此,符合当代需要的社会人才一定要拥有广阔的胸襟、非凡的气度、长远的目光;这就要从关心身边的时事政事做起,从小培养对时事的敏感度以及探究到底的精神。正如前文所说,政治科目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很好地为中学教师指明前进的道路;因而中学政治教师要自觉冲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制定符合当代中学生需要的教学活动。

政治教育并非简单的让学生记住与我国政治理论相关的概念、原理,更多的是要注重这些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与联系,使学生在懂得基本理念的前提基础下,对事件有一定的个人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更好地满足现代化人才素质培养的需求。

3、教师如何在中学政治教育中利用时事政治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时事教育与政治教学的完美结合仍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致使学生很少有空余时间观看新闻、阅读报刊,一种枯燥、乏味的生活蔓延在他们身旁;再加上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这样的特点:滞后、枯燥、易混淆;中学生更是不愿意学习政治课程。要想加快时事教育与政治教育有效结合的步伐,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使用适合的新闻热点作为展开本章节课程开始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吸引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为学生营造其感兴趣的相关情景,才会使他们对课堂产生更大的兴趣,快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以一个好的新闻热点作为情景模拟,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提高政治课堂的学习效率。

其次,在政治课堂讲解的整个过程当中,适时穿插最新的与教材相关的时事新闻,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及实践指导的意义。相对时事新闻而言,政治教材具有较为落后的滞后性,所以说,在教材讲解的时候有效穿插新闻事件,更能够增强现实生活指导的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而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国内外的新闻事件与课堂教材的联系,并以新闻为例有效结合教学的内容展开分析,把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4、教师该如何选择课堂中应用的时事新闻

随着网络的普及,时事新闻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信息量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时事教育与中学政治教育的结合,教师在做例子选择时一定要慎重。首先,要确保时事新闻的时鲜性以及现实性,要想中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保持着较为高昂的积极主动性,一定要选择时效性、新鲜性强的时事新闻;当然也要注意该新闻是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交集,从学生们身边实际出发,进一步向国内以及国际上逐步扩散,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独立利用身边的时事新闻从而主动学习。其次,要密切注意时事新闻的时效性与综合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时事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信息量变大,因而教师在选择时事新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实效性,重在质量而非数量、与教材的联系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深入理解。此外,每一条新闻都有各自的前因后果,教师在做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全面、从多角度进行剖析,如在讲解国家职能的时候可以借助“抗震救灾”的新闻来分析。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的潮流之下,在政治教育中巧妙引用时事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对政治科目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强中学生关注社会、理解时事的能力。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