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8年5期目录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摘要:鉴于教育规模的重要性,需要首先对我国三级教育规模进行考察。目前,我国学龄人口的统计分析表明,小学在校生人数呈逐步减少态势,中等教育呈现先降后升的过程。由于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导致现在进入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仍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摘要:鉴于教育规模的重要性,需要首先对我国三级教育规模进行考察。目前,我国学龄人口的统计分析表明,小学在校生人数呈逐步减少态势,中等教育呈现先降后升的过程。由于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导致现在进入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仍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关键词:教育资源;分配比例;公共教育

1、我国三级教育规模的历史考察

之所以说教育规模是确定我国公共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问分配比例的重要因素,这是由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决定的。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现行的教育事业费拨款制度是于1986年开始实施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在这种拨款制度中,中央与地方综合定额基本上是依据在校生数和生均成本确定,专项补助依据学校特殊需要,经学校申请,主管教育部门批准确定。在这种拨款制度中,在校学生数量是拨款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说,影响公共教育经费分配的首要因素是教育结构,即各级教育规模的比例关系。学生的数量是教育经费分配的最基本依据,它决定了学校所需的全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其他费用,从而最终影响按生均拨款基数标准拨付的教育费用。

2、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比例

2.1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比: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又逐步降低的过程

1993年,我国普通高校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是126.28亿元,2006年增长到1207.48亿元,增加了将近1100亿元。同期,普通高校规模也快速扩大。但是,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1993年一2006年,一直在18.98%24.18%之问上卜浮动。1993年一1996年,是卜降阶段,最低点是1996年,仅为18.98%;1996年一2000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基本呈持续上升趋势,最高点在2000年达到24.18%}2.中等教育分配比例:逐年降低

这里的中等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与初中教育的总计。1993年,我国用于中等教育的预算内教育经费为251.14亿元,2006年增长到2024.59亿元,增加了将近1800亿元。同期,中等教育规模增长并不是很快,没有达到100%。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1993年一2006年,基本是个持续降低的过程。1993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为39.01%,最高的是1995年,达到39.61%,然后一直卜降到2006年的34.93%}3.初等教育分配比例:较为稳定

1993年,我国用于普通小学的预算内教育经费为205.68亿元,2006年达到1854.12亿元,增加了1650亿元。1993年一2006年,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对初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在31.92%-33.62%这个很小的区问上卜浮动。但是这个相对稳定的比例,是在这些年我国新生人口减少,小学学龄人口卜降,导致了小学总体教育规模卜降趋势,与我国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趋势相伴的过程。

2.2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比例评析

<1)预算内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分配比例的评析

对于预算内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从历史变化来看,笔者认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在20%左右是合理的,而且是较为稳定的,指望继续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是不现实的。<2)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分配比例的评析

对于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笔者以为,这种卜降趋势是不合理的,与我国中等教育规模稳步增长的趋势不相吻合。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受到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也会更多,需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当然也更多。中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对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

<3)预算内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分配比例的评析

对于预算内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的分配比例,笔者认为,这个比例比较稳定,也相对合理。土善迈提出,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是一种强制性的免费教育,不能通过市场交换提供,其供求应由法律调节,而不能由市场需求和价格(学费)调节,这决定了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核心特征一5一。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分配的稳定比例,显示了政府为保证义务教育公平所做出的努力。

3、国际视野中公共教育资源在三级教育的分配

3.1国际比较表明,多数国家基础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大约在80%左右,高等教育所占比例在20%左右

3.2公共教育经费对各级教育的分配结构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发展阶段

19902000}一年问,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之问的分配仍有着某些共同趋势,即高等教育的份额一般都在15%20%之问,而其余部分则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之问分配,基本都在40%左右。虽然低度人类发展指数国家的公共教育费用对初等教育的支出比例出现明显卜降,但无论是中度人类发展指数国家还是高度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其初等教育的相对比例在近}一年问却一直没有低于35%以卜的水平。

3.3国际经验对我国公共教育经费资源配置的启示

对比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的配置合理性提供参照。

2000OECI〕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的平均分配比例为23.32},WEI国家的平均分配比例为19.49},2005OECD国家为24.4,对比我国2006年公共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21.6%的分配比例,还是较为合理的。但公共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的分配则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处于中度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水平,2006年我国将34.93%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给中等教育,低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38%的平均水平,也与我国中等教育规模稳步增长的变动趋势极不相符。可见,我国近些年来公共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的分配结构不够合理,突出地表现在中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偏低上。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从公共资源配置角度发射出的预警信号,尽快弥补公共资源配置的缺陷。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实施教育经费投入的调整政策,提高我国中等教育经费在公共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以加快中等教育普及步伐。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