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4期目录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艺术探究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班主任不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者,而且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 班主任的交流能力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 。 本文试探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提高与家长的交流水平,实现班主任与家长在青少年教育培养中的有机互补 。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艺术探究

汪 霞

班主任不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者,而且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 班主任的交流能力对于做好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 。 本文试探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提高与家长的交流水平,实现班主任与家长在青少年教育培养中的有机互补 。

一 、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 语 言表达能力

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其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层次 。 班主任在和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语言要亲切自然,能够制造一种祥和的谈话氛围,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消除陌生感 。 语言还要精炼流畅,要使家长容易理解谈话表达的主题,不会陷入交流不畅的尴尬场面,要善于用智慧的语言拨动家长的心弦 。 班主任要从阅读中积累自己的表达素养,学习主持人的表达技巧,在生活中要勤于和他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2. 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 。 班主任和家长交流青少年的生活 、 学习情况;和家长共同分析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 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 首先,班主任要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 其次,班主任要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 、 道德品质的培养路径,掌握做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 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分析学生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和指导家长教育孩子 。

3. 心理疏导能力

随着整个社会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学业竞争激烈,学生心理负担沉重 。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出现问题,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心理健康也出现了问题 。班主任应全面了解相关信息,了解和调节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对他们的个性特征要有敏感性;要清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心理问题 。 班主任要与学生广泛接触,通过多种途径与学生和家长交流,找出心理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

4. 应变能力

班主任要培养自己驾驭场面的能力 。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难以驾驭的冲突场面,直接考验班主任的应变能力 。 面对家长的鲁莽冲动能理智劝阻;对待荒谬言论能有力驳斥,使对方心服口服;对于陷入教育误区的家长能够恰到好处地启发 。 班主任还要思维敏捷 、 随机应变,不但要善于引出话题,而且还要善于启发家长自己表达 。 当家长偏离话题时,要能够巧妙地转移话题,把握住整个交流过程的方向和进程 。

二 、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平台家校交流的途径可以分为书面交流和语言交流 。书面交流的形式主要有家校联系手册 、 家长报 、 便条;语言交流主要包括家长会 、 家访 、 校访 、 通讯联系和网络交流平台 。 家长会是面向全体学生家长的大型家校活动,一般都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一个学期一至两次,班主任和家长面对面交流 。 家访是班主任到学生家中会见家长,校访是家长到学校面见班主任,家访和校访都是家长和班主任单独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深入交换意见 。青少年的道德培养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 。 特别是到了青少年时期,许多学生住在学校,离开家庭,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强,经常会做出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思想陷入误区 。 为了便于家校联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班主任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相互联系 。手机短信是家长与班主任联系的便捷方式 。 在短信中不但可以交流孩子的信息,而且可以相互指导和建议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手机上网的普及,利用网络和家长沟通成为最便捷的平台 。 网络交流平台包括校园贴吧 、 微信 、 博客 、 腾讯 QQ 等多种形式 。 从目前看,家长使用腾讯 QQ 交流的最多 。 班主任建立家长 QQ群,可以随时和家长交流 。 有了 QQ 群,通过 “群共享 ” 全面介绍学生德 、 智 、 体各方面的情况,班级情况可以及时通过群告知家长,通过群论坛和家长讨论问题,让家长介绍育子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案例等 。 有了 QQ 群活动,可以和家长成为亲密的朋友,随时交流,解决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

三 、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平等 、 尊重的心态是友好交流的前提家长和班主任之间 、 家长与家长之间存在许多差异 。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会影响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 家长自身的个人修养对孩子的言行举止是个潜在的示范,家庭的经济状况影响孩子的教育环境 。 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会有个性差别 。 班主任要面对各种层次的家长,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在年龄 、 文化程度 、 经济状况 、 社会地位 、 个性上都会存在差距 。 这些差距可能会让班主任产生自卑心理,也可能会产生自负心理,这无形中为家校交流设置了一道高高的门槛 。 要跨过这道坎,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双方都是平等的,肩负共同的责任 。 无论面对什么类型的家长,不管处在什么样的情绪状态下,都要尊重家长 。在平等的心态下,班主任就能够坦然自若地面对各种类型的家长,能够把家长看成自己工作的支持力量;围绕孩子健康成长的共同理想,主动克服困难与家长交流 。 把教育好孩子看成是和家长共同的理想 、共同的责任 。 在平等的心态下,班主任就能够十分重视与家长的交流,把学生 、 家长看成与自己休戚相关的人物;班主任就能够尊重家长的人格,尊重家长的意愿,理解家长的心理和处境,重视家长的建议 。

2. 理解 、 包容的胸怀是解决分歧的关键班主任在和家长交流中出现障碍时,首先要静下心来,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必心灰意冷 。 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认识问题: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 要承认矛盾 、 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 接受矛盾的存在,烦躁的心情就能平和许多 。 其次要积极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实质 。 学会换位思考非常重要;理解家长的文化程度影响认知水平,包容特殊性格的家长就是包容和接受万事万物的差异性 。 班主任应尽可能用家长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问题的看法,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当成客观标准来要求家长全盘接受和采纳 。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始终要做到“为了孩子 ” 是交流的出发点,要让家长看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

3. 真诚 、 友善的态度是相互沟通的润滑剂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目的是为了建立家校联合机制,相互学习和帮助,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 要使班主任和家长有效沟通,班主任对家长的信任是关键 。 只有家长充分信任班主任,交流时才能包容对方的情绪,才能听取班主任的批评和忠告,才可能重视班主任的意见 。 班主任要想获取家长的信任,对待家长一定要真诚 、 友善 。首先,班主任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 把教育好学生看成自己的责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 。承认学生的差别,正视学生的过失,对学生寄托美好的期望 。 其次,班主任要有良好的心态 。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公民 。 班主任要一视同仁,克服精英教育思想,克服把升学目标视为评判学生教育成败标准的功利思想 。 再次,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态度一定要真诚 、 友善 。 重视家长内心的感受,以友好的态度面对家长 。

4. 及时 、 适时是处理问 题的切入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感觉个人力量无法解决问题时,要及时联系家长,寻求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 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由于立场的差异,班主任与家长可能会产生矛盾 。 面对这种问题,首先,班主任要学会随机应变,等双方冷静后再寻找交流的机会 。 其次,班主任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注意倾听,要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对方的心思 。 在表达自己的立场时,要能恰到好处 。 班主任要时时注意自己留给家长的印象,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 在批评建议时,一定要有度,能让对方能够接受 。 说话要诚恳,切不可咄咄逼人 。 当双方陷入僵局后无法当面交流时,班主任应该通过其他交流途径交流沟通,比如用书信更能把问题充分表达,用网络交流可以避免情绪激化 。 再次,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做个细心人,从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 家长的性格特征,这样在和家长交流中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使双方交流顺畅愉快 。

(作者单位: 寿县第 二中学, 安徽 寿县, 232200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