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6期目录
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外语进行交际 。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并通过世界文化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

 

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陈燕舞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外语进行交际 。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并通过世界文化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 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同时,英语课程应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对异国文化的情感,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

一 、 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原则的应用

首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高中英语的语言教学必须为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所适应 。其次,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目标文化的兴趣 。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英语教师应该使用目标文化有趣的材料,例如故事 、 谜语 、 拼图等 。 这些互动活动和有趣的材料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帮助英语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在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 。 教师要对所选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在练习时给学生更多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的起源 。 教师的教和学生自主的学需要相互平衡 。

二 、 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整合策略

1. 把 词 汇教学与 文化教学整合

1) 在介绍词汇的起源时有大量反映人类社会生活文化信息的词汇,除了其字面含义外,英国和中国的词汇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 如果有必要,那么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词汇的字面含义,而且也要让他们了解其文化内涵 。 通过学习这些单词,学生可以学习和了解更多有关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 、 思维方式 、 行为规范 、 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培养文化意识 。

2) 重视对习语的教学 。 例如 “ You didn 't washyour hands. You just gave them a lick and a promise.”可是,许多学生不知道短语“ give them a lick and apromise” 的文化背景,也就不能理解它的真实意义,想当然地理解为“你不洗你的手,你只给了他们一个随便的承诺”。 其实这个习语的真实含义是“你根本没洗手,只不过敷衍了事”。 这个习语出自一则英国民间传说,后来人们说一个人“工作马虎、 敷衍塞责” 就用这个习语了。

2. 文化教学与听力、 口语的整合

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误解了句子的意义,这也是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造成的。 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听力练习的过程也是测试学生的外国文化知识的过程。 了解和积累目标语言知识,有助于提高听力的理解能力,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旁白文化。 旁白是指教师呈现语言知识内容的时候添加相关的文化介绍。 例如谈到圣诞节,教师会介绍圣诞节的由来,以及有关习俗及如何庆祝。

2) 跨文化比较。 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可以发现本地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体现跨文化交际的敏锐性。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使之拥有跨文化交际沟通的能力 。

3) 角色扮演。 口语直接反映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科书或其他材料对口语的设计是给出一个沟通的情境,教材中有许多关于文化教学方面的口语教学实例,根据教师提供的交际情景,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进行实际应用,用英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注意到英国和中国的文化差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4) 演迷你剧 。 高中英语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现实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情境的活动将是十分有趣的,在此类活动中进行角色表演,并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沟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身心地付诸实践,从而锻炼口语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3. 文 化教学和语法教学的整合

1) 被动语态中的嵌入文化 。 我们可以在举例中介绍文化知识,通过举例,不仅巩固了语法知识,而且也使语法学习更加有趣,同时也学习了文化 。 例如在被动语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例子:“America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was visited to Chinaand asked to give a speech at Beijing yesterday.” (昨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受到邀请访问了中国,并在北京发表了讲话。) 由于这句被动句具有文化内涵,反映了美国的政治情况,教师可以给学生简要地介绍美国的总统选举,例如奥巴马是一个民主党人、 美国总统的任期是四年、 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等。

2) 比较不同文化的语法结构本身的差异。 教师要重视英语语法中的文化,通过与中国有关语法的比较,让学生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的思维模式是千差万别的。 只有在说和写的过程中知道以当地人的思维模式去说和写,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外国语言或著作,从而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把文化教学与 创作进行整合

1) 调整教材。 教师可以在写作板块调整教材的要求。 例如在 Module 1 Unit 1 S c h o o l L i f e 中要求学生写一个关于学校活动的通知和为一个新的学校俱乐部制作一幅海报。 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向学生介绍其他国家比如美国的学校生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提供真实的材料。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许多因素会妨碍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背景。 为了让学生对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可对相关的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教师还可以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灵活地使用教材,适当地调整听力材料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原声电影、 英文歌曲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吸收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使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5. 整合阅读与 文化教学

1) 充分利用教科书。 在教科书中有很多文化信息,它为学生适应文化和发展文化意识提供了途径。我们从教科书中的十一个模块可以看出,它们包含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不仅包括语言学家的,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跨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艺术、 音乐、 政治、历史、 日常生活、 社会习俗等。 我们从教科书每个单元的主题都可以看到,对文化的介绍循序渐进,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中文和英文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加强他们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 任务学习 。 任务学习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当所有小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呈现本组所讨论的任务以及让他们在课堂上思考和讨论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文化意识得到增强。

三、 给学生的建议

给学生的建议包括扩大课外阅读、 看电影或电视、 听收音机,建立文化岛和互联网冲浪。

1. 扩大课外阅读

真实的材料通常含有大量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文化信息。 真实的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心理定势,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2. 在课堂中创设西方的文化氛围

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西方文化和具体的交际情境,把西方的小幽默、 小游戏和小笑话等介绍给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戏剧表演和角色扮演等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真实氛围中加深了对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化的兴趣,并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文化的熏陶,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应该渗透文化教学,这是因为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文化教学应该是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是提高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选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江苏 赣榆, 222111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