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军
【摘 要】 “学本教育 ” 理念是对传统“师本” 理论和“生本” 理论的创新与 发展, 体现了 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尊重和人文关怀, 对指导日 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学本教育” 理念为基点, 实践幸福教育,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 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学本教育 幸福教育 教育实践
中 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先生在 2014 年第 9期的 《人民教育》 中撰文 《教育新视野:学本教育》 ,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 “学本教育 ” 理念,即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这里的学习者包括学生 、 教师以及其他参与者 ”。 该观点强调 “不仅学生要学会学习 、 学会发展 、 学会创造,而且教师也要学会学习 、 学会生活 、 学会发展 ”。 “学本教育 ” 理念是对传统 “师本 ”理论和 “生本 ” 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尊重和人文关怀,对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笔者不揣浅陋,试以 “学本教育 ” 理念为基点,对我校实施幸福教育的实践作肤浅的解读 。
一 、 统一思想, 以幸福教育理念统领全局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师生对幸福的追寻,并在追寻中获得幸福 。 为此,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幸福教育理念的内涵与特征,以及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不断地完善幸福教育理念,促进幸福教育的发展 。 一言以蔽之,幸福教育就是要做到 “ 学生快乐 、 教师乐业 、家长满意 、 社会公认 ”,就是要 “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感受幸福 、 创造幸福 、 分享幸福 ”。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以实施 “学生快乐成长行动 、 教师爱生乐业行动 、 家长满意提升行动 、 教育内涵推进行动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二 、 立足实际, 以科学有效的措施创新管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种幸福的事业;教育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艺术化的创造;教育不仅仅是无私的奉献,而且是自我的实现 。做幸福的教育管理者,就要学会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爱学生 、 尊重学生 、 关心学生的乐趣,享受教育活动本身的快乐 。 为此,我们牢固树立 “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幸福 ” 的幸福管理理念 。 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动都要以促进教师幸福地教 、 学生幸福地学为宗旨,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使之爱教 、乐教;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学习场域,使之爱学 、 乐学 。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实施幸福教育的关键 。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 、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强弱,决定了学生能否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 学本教育 ” 理念下的幸福教育不仅体现为学生的爱学 、 乐学和生命健康成长,还体现为教师的乐学 、 爱教和生命价值的增值拔节 。 高一阶段,我们初步摸索形成了 “四阶段六步导学 ” 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和谐发展 。 高二阶段,我们的重点是进一步深化落实课堂改革,初步实现由抓 “ 形似 ” 到抓 “ 神韵 ”的实质性转变 。 第一步,所有任课教师自我反思,自查自改 。 具体做法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学校录播室自录一节常态课,针对自己的课堂实录进行自我整改 、 自我反思 、 自我提高 。 第二步,备课组组长上示范课,榜样带动,方向引领 。 具体做法是:备课组组长在录播室上公开示范课,分管校长 、年级主任和所有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听课,课后共同研讨 。 大家畅所欲言,找问题,想办法,引路子,定措施 。 只有方向对 、 路子清 、 问题明,措施制定才能合理到位,只有教师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 领导和教师开诚布公,以诚相待,促膝交谈,没有指责,只有交心;没有挖苦,只有坦诚;没有隐藏,只有无私 。 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研究,温馨的学术氛围体现出对幸福教育的全面阐释,一致的目标追求旨归于学生的幸福成长 。 这样的业务研究,问题准确而明晰,措施制定科学而有效,效果自然明显 。
2. 创 新业务研究模式, 抓务实促效益以往的业务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固定时间,确定中心发言人,就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看似具体,实则往往流于形式 。 为此,我们立足于务实促效,对业务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 “微创新 ”。 具体做法是:研究内容前置,即本周研究下一周的教学内容 。主备人于上周五之前,将所备内容 (教案 、 学案或课件) 放在年级学科组共享文档内,是为 “草案 ”;本周业务研究时间,备课组成员将 “草案 ” 下载到个人电脑进行集体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为 “共案 ”;教师再根据个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 “ 共案 ” 进行 “ 删 ”“补 ”,完善为 “个案 ” 进行教学使用 。 经过二次备课,实现了 “草案 →共案 →个案 ” 的增值性跨越,增强了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这种业务研究模式的 “微创新 ”,既秉承了传统做法的优点,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又突出了个性,是一种简单 、 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3. “一体两翼 ”,为每一个学生成才奠基针对优秀学生培养方式的 “ 短板 ”,本着 “ 让每一个学生成才 ” 的目标,为顺利实施 “保优促尖 ” 工程,在教育教学中既保总量,又要促尖,力争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攀升,我们制定并实施了 “ 一体两翼 ”学生培养模式 。 所谓 “一体 ”,即以 “全员导师制 ” 为主体,立足于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整体推进措施 。 具体做法是:根据年终考试成绩,确定各班各学科在具体分数段上的学生生源和实际过线变动名单,由任课教师为导师,通过面对面座谈 、 一对一针对性心理辅导 、 分层教学等手段,实现学科的扬强补弱,从而促使中等学生成绩和素质的整体提高 。 所谓 “两翼 ”,即指通过 “虚拟班 ” 和 “学科兴趣小组 ” 的 “小实验田 ” 建设,突出尖子生的培养,形成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两翼突破 。 构建文理 “虚拟班 ” 各一个:学生按总分分别为文科前 20 名,理科前 40 名 。 以单科有专长的学生为核心组建学习兴趣小组 。 涉及的学科教师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提高实效性 。 “ 一体两翼 ”学生培养模式是符合我校实际的 、 可操作性强的方案,是对 “学本教育 ” 理念的具体落实 。
4. 针对学困生,大力加强特长生转化与培养工作我校每年中考招生时均有 400 余名学生属于扩招生,他们文化课成绩偏低,整体素质偏弱,其中有370 余人选择了文科 。 这部分学生基础差 、 底子薄 、生活习惯懒散,如何让这些学生实现升学梦是我们能否真正落实幸福教育的关键 。 为此,结合学生个体的兴趣和爱好,我们重点鼓励他们 “文转艺 ”,并多次聘请校外专家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和专业指导,拓宽其成才培养的渠道 。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固定专业训练时间,加强管理,通过 QQ 群建立专业教师课时汇报制度,实现专业班管理与行政班管理的无缝对接,杜绝管理真空 。 就目前情况来看,运转良好 。
5. 强化教学常规检查, 重视过程性管理①公开课常态化 。 每周每个学科都开设公开课,以制度化 、 规范化 、 常态化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学相长,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长,让生命增值落实到每一天 。 ②备课 、 作业批改记录检查制度化 。 每隔一周检查一次备课和作业批改记录 。 以检查带督促,严防 “秋后算账 ”。 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负责 。 ③以学定教,调查反馈规范化 。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情调查和反馈,以生评师,以学定教,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
6. 落实增值评价, 让教育教学公平均衡发展立足学校实际,针对班情 、 学情 、 教情,我们坚持采取增值评价,杜绝 “一刀切 ”。 评价不看平均分 、优秀率和及格率,而是以班级原始成绩 、 学生发展的原点为评价基点,以提高幅度为评价依据,评价教师体现公平性;以学生的中考成绩 、 分科成绩 、 日常行为表现为基点,以个人纵向发展程度为评价标尺,评价学生体现人文性 。 评价是引领,评价是激励,只有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尊严的增值性评价才是最科学的评价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个别教师观念陈旧,课堂改革力度不大,出现不平衡现象;个别学科组教师思想不统一,业务研究存在应付现象;个别学生 “补弱 ” 不明显,总分提高存在制约瓶颈;专业特长生的文化课学习效率不高,等等 。 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发挥教师群体的才智,集体攻关,破解难题,为 “实现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 而不遗余力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