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如何科学创设幼儿园墙面环境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摘要」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持久的影响,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环境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和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求揭示其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其中最直观的、所占比重较大的便是墙面环境。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创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如何科学创设幼儿园墙面环境

 

【摘要」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持久的影响,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环境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和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求揭示其规律,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其中最直观的、所占比重较大的便是墙面环境。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创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i}W》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厅劝》也提出,“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在这两个文件的指引下,各个幼儿园更加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环境创设成为幼儿园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为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进行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墙而环境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创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那么如何创设墙而环境才能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呢?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对其进行科学创设,将墙而环境转化为教育资源和手段,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认知、幼儿的情感态度、幼儿的行为等。构图安排要合理,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墙而环境创设的内容要愉快轻松,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舒适感,保障幼儿心理的健康。另外也可以创设一些可以进行情绪发泄的角落,宣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情绪等。二、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依据、以保障幼儿的健康为前提    健康是幼儿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教学安排及环境都应以幼儿的安全健康为首则,所以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理应以幼儿的安全健康为前提。   

幼儿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也应该兼顾这两个方而。其一,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的材料应该是安全的,不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没有尖锐的角,不使用含有过量危害人体健康物质(如铅、甲醛、汞等的材料,避免材料坠落的危险等;其二,幼儿园墙而环境颜色要和谐,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墙而环境的关注重点是不同的,因此幼儿园墙而环境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创设。    1.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创设不同的、全面的具有侧重点的墙面环境内容    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的内容只偏重于认知发展是不科学的,还应该包括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社会化发展等方而。幼儿小班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对于塑造幼儿规范行为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小班的墙而环境创设要侧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在区角入口贴上成对的“小脚印”,请幼儿将鞋子摆放在“小脚印”上,暗示幼儿该区角只能容下这些人,帮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区角规则的习惯。对于中班、大班幼儿则要侧重创设幼儿社会性及促进认知发展方而的内容。    2.对于墙面环境的颜色以及形象的选择也要因各年龄段幼儿而异    幼儿对于颜色的关注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对于形象的关注呈上升趋势,因此小班的墙而环境创设如果采用鲜艳明朗的颜色,以及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会更受欢迎,更吸引他们的关注。但这种墙而环境要具有和谐、柔和的美感,不论颜色还是内容都不要刺激幼儿的感官。随着年龄的增长,墙而环境创设的重点也应由颜色转为形象。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倾向于关注自己比较熟悉的以及与自己或与自己的经验有关的事物。因此,幼儿园的的墙而环境创设都应该注重与幼儿自身经验有关的内容。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中不要过于偏重视觉效果,追求美感也不忘记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墙而环境具有多种教育价值,可以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幼儿社会化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等。因此,墙而环境的创设要关注环境的多种教育价值,避免教育价值的单一化。五、墙而更新要适度三、避免创设形式的单一    1.避免组织形式单一    避免组织形式单一就要避免环境由教师创设,幼儿很少参与或是不参与的现象。研究表明,幼儿对于自己参与的事物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因此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应打破传统的只有教师组织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这样可以引起幼儿更多的关注,使墙而环境创设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幼儿的参与分为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指幼儿直接动手操作参与墙而环境的创设;间接参与指幼儿不直接动手操作参与墙而环境创设而是通过与教师进行言语交流,由教师动手操作。幼儿间接参与所创设出的墙而环境应能体现幼儿的思想观点,墙而环境创设的内容与幼儿或幼儿的经验有关,如将幼儿的照片或作品粘贴到墙而上等。由于小班幼)匕能力较差,一般以间接参与为主;中班采用间接参与、直接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在保障大班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班幼儿参与墙而环境创设。    2.避免展现形式单一    避免展现形式单一就要避免传统的静态的展现形式,动静结合。理论和实践证明,动态的墙而形式会更受幼儿的喜爱,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其价值的发挥较之静态的墙而环境也要大。所谓动态的墙而形式是指所创设的墙而环境内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有同一主题或相似主题,如用连环画或游戏的形式创设的墙而环境,呈现形式灵活机动,使墙而“动”起来。动静结合的环境才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四、关注教育价值的发挥    具有美感的墙而环境能吸引幼儿更多的注意和喜爱,但追求美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墙而环境教育价值的发挥。墙而环境应是承载教育信息的载体,墙而环境的创设是为“教师的教”及“幼儿的学”服务的,只有美感却没有教育价值的墙而只能是一种装饰。在    幼儿园墙而环境长期得不到更新,不仅会致使幼儿视觉疲劳,而且还会影响其应有教育价值的发挥。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是园所等级的评比或是为了追求新异而进行频繁的墙而环境内容更换的做法,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幼儿期正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使孩子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因此,幼儿园墙而环境的更新周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可以是一学期,也可以根据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幼儿园墙而环境的创设需要物质资源、资金的投入,为了高效利用资源、节省资金,在以保障幼儿的健康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将其转化成墙而环境创设的材料,例如废弃的纸盘、扣子、光盘等都可用于环境创设。此外,墙而环境创设材料可以回收循环利用,这样可减少墙而环境创设所使用材料资金上的投入,使得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更加经济化。不能及时进行墙而环境创设的幼儿园应调动教师墙而环境创设的积极}h},更新频繁的幼儿园也应调整更新周期、频率,适当更新墙而环境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有益于幼儿的发展。    科学创设幼儿园墙而环境需要幼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的理念,并不断更新,先进的理念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设出充分发挥教育价值的幼儿园墙而环境。同时,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创设出经济型的幼儿园墙而环境。此外,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园所文化、幼儿园管理、园长观念、园所所在的地理位置等,因此在幼儿园墙而环境创设中还要充分考虑本园的现实情况。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