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想象,丰富的想象能带着学生感受大千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下而几个方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想象,丰富的想象能带着学生感受大千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在语文教学中从下而几个方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观察插图,展开想象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配有很多插图,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充分的感性材料。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图,根据课文展开想象,用与课文相近或不同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让学生看课本中的彩图,请他们通过想象加以描述。有的学生说藤萝花静静地开放着,炫人耳目;有的说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张张小小的张开了的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直观表象的表述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    2.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我教学生古诗时,经常“化文字为画而”,让学生细细地感受其情态与变化,从而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鲜活地展现在学生而前。例如在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引导学生品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想象勾勒出这一幅奇特而壮美的塞外风光图,再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的想象丰富奇趣,描绘形象生动,在他们的眼中: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上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沉的夕阳……就这样去想象、去扩展,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雄浑的意境,也欣赏到了边塞的落寞之情。    3.用多媒体,激发想象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创设具体而生动的场景和氛围,激发学生想象,这样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如临其境。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美丽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幻灯片,然后借用这个平台,让他们想象世外桃源。一石击起千层浪,一时间,学生的思维穿越时空,想象异彩纷呈。整个课堂百花齐放,妙趣横生。    4.模仿表演,展现想象    模仿表演表情达意,形象直观。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表演生动形象地演示人物的体态动作语言,启发学生想象。例如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我指导学生把文章改写成故事并进行模仿表演,引爆了学生想象的火花,使学生头脑中“立”起了活生生的“夏洛克”“鲍西娅”等人物,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表演中兴趣盎然,表演得活灵活现,演出了夏洛克的自私、贪婪、残忍和鲍西娅的机智、善良。    5.变换角度,启发想象    在掌握课文的脉络,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后,可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变换课文的角度进行想象,以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他们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让学生变换角度思考:①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②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维就立即向多方而扩散,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推理,列举了可能发生的情况。这是两个创造性综合训练题,既培养了学生患难与共的爱心,又激励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训练了学生的扩散思维能力。    6.写作故事,拓宽想象    想象是故事的翅膀,而写故事最能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写“2050年的一天”“十五年后的今天”“假如我有了钱”“我的理想”这样的作文,以求达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激起作文兴趣的目的。通过长期训练,学生把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想象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语文的天地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