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操作中促进保育新手成长
【摘要】目前保育队伍有着年轻、有朝气、文化素质高等特点,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岗位流动等原因,影响了保育工作的质量。文章基于幼儿园保育新手较多的情况,探索了教研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保育培训模式,有效地促进了保育新手的成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i} (}》中明确提出,“保教并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目前我园一大批老保育员己经退休,现在在岗的保育员绝大多数都是刚从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有三分之一的保育员在教师和保育岗位中轮换,保育队伍年轻、有朝气,文化素质也比较高,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岗位流动等原因,影响了保育工作的质量,尽管保育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保育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忽视保育意识和技能的研究。针对我园保育新手较多的情况,为切实落实“保教并重”这一教育任务,我园探索教研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保育培训模式,增强她们的保育意识,提高她们的保育技能,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而。
一、将保育新手培训工作纳入到常规管理,落实到部门工作当中 每年9月,当部分保育员转岗到教师岗位,新一届的毕业生就到了保育员的工作岗位上,这些年轻保育员不完全明白保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对保育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够重视,此时管理者要通过引领和制订计划来强化保育新手的保育意识。因此,每个学期的保育工作计划包括保育的具体工作目标、主要内容与措施、保育培训课程建设、一日工作管理重点等,要求保育员根据保育工作计划制订个人工作计划,将保育工作纳入到常规的工作管理之中,管理人员将加强检查和督促,从而培养他们的保育意识,保障保育工作的落实。 例如,我园在保育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强保育人员思想政治和专业知识学习,加强新上岗保育员培养力度,汇编《保育员培训课程》,促进各层次保育员专业成长;收集保育工作标准流程文字材料和影像材料;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特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在《保育员培训课程》中,重点是消毒工作标准化流程阮具消毒、餐桌消毒等、寝室内务整理标准化流程、卫生死角清洁工作等;各年龄班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重点,小班洗手、中班洗脸、大班整理寝室内务等。在医务室工作计划中也有季节性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处理等。每学期我们以抽检幼儿的掌握水平为目的,进行考核、检查,继而组织保育员进行反思,以利于今后不断改进,提高保育质量。二、为保育新手设置循序渐进的保育课程 保育工作的提升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练,从整体了解到研究儿童个性化的过程,对保育新手的培训课程设置要符合这一规律。 ①上岗培训课程包括《保育员工作须知》《上班时间》《幼儿一日生活作息表》《保育员工作职责》《保育员工作细则》《保育员工作安排》《保育员考核学习内容》等。 ②保育岗位第一年培训课程包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拭厅孙》《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幼儿教师师德规范》等;保育员技能的培训包括《一日生活各环节操作规范》《集体性传染病预防以及控制》《意外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③保育岗位2}4年培训课程包括不同季节保育的重点、不同体质幼儿的护理要点、肥胖幼儿的饮食、特殊儿童的照顾等。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高保育技能 为了提高保育的质量,我园以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来开展保育工作,这也让保育员认识到保育工作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做好保育工作同样也需要花心思、积极开动脑筋的。 ①保育沙龙。我们以某一保育内容为专题,通过方案的预设,研讨前的准备,研讨中层层递进的方式,促进保育员掌握保育技能。例如保育沙龙“关于桌子消毒及内务整理标准化流程的探讨”,活动目标为如何擦拭、消毒桌子,整理幼儿寝室内务;研讨要点为周一上午桌子擦拭、消毒标准化流程,平时擦拭、消毒桌子标准化流程,寝室内务整理标准化流程等。活动前要做好如下准备:研讨前拍摄好保育员擦拭、消毒桌子,整理寝室内务的录像。研讨过程为:先导入研讨的目的,然后进行提问,什么是标准化流程,并让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然后观看事先准备好的录像,大家讨论录像中哪些过程是标准的,哪些过程是需要调整和修正的,并让大家整理出保育流程的工作要点,接着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这样的专题内容多数针对保育工作中一些标准技能的掌握,例如消毒水的配置、卫生间的清洁、玩具柜的擦拭等。 ⑦结对子进行研讨。分管保育工作的副园长、部门主任和保育组长分别跟保育新手结对子,每月、每周、每天有计划地到班上对保育新手进行检查和交流,督促她们日常的工作,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难点。在结对子的过程中,发现了保育新手在给孩子喂药的环节,家长登记药品的环节,杯子清洗、保持地板干燥、户外活动幼儿衣服更换的环节上存在普遍的问题,通过结对子进行帮扶、探讨,较好地解决了日常工作中发生的问题。 ③对生活游戏的研讨。每周二的下午,保育员都要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游戏,保育员既没有备课的时间,卫生工作又繁重,组织生活游戏往往都是走过场,活动简单而生硬,没有游戏性和趣味性,如果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就会为了比赛而比赛,结束后又恢复原样。为改变状况,积累成果,形成共享,每学期管理人员和保育员一起组织生活游戏研讨活动,从游戏教案的设计、游戏教具的设计、游戏音乐的选择、生活游戏的过程等方而进行探讨,保育员还从生活自理能力的重点中选择内容进行设计,组织观摩,把各年龄班游戏教案整理分类,教具玩具整理归放到教具室,在周二组织生活游戏的时候可以共享游戏教案和教具玩具,整体提高了生活游戏的质量,也把优秀的生活游戏进行全园分享。例如生活游戏“有趣的鞋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3}4岁幼儿在别人的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者鞋袜,刚到幼儿园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还没有养成,总有穿反鞋的情况出现,设计的这个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情境,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目标设定从穿鞋技能到幼儿内心的情感设定都有涉及,完成目标分成五个步骤:一是观察,幼)匕跟着音乐走,观察圆圈内的小脚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二是对应脚印进行学习;三是通过提问引发思考,通过比较,明确两个小脚印有什么不同;四是辨别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找到自己的鞋子并放到鞋架上;五是体验,穿爸爸妈妈的鞋子,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结束游戏。在教具设计上采取一物多用,教具小脚印既能在地板上进行撕贴,又能在中间打洞,中班幼儿可以用来练习穿鞋带和系鞋带。 ④在日常实际操作中的研讨。保育工作在日常的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细小而困惑的问题,例如不锈钢污垢的处理、水性笔污染的桌而的清洁、玻璃窗水印的处理、香口胶污染地而的处理、偏食幼儿的引导等,这时候经验丰富的老保育员和管理人员就会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耐心的解释和指导,遇到实际问题及时交流、及时处理四、医务室加强对保育新手的培训 医务室人员在卫生消毒和幼儿疾病方而是专业人员,因此,发挥医务室人员对保育新手的培训和指导,有利于提高保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医务室从专业的角度指导保育员进行消毒水的配置、各种消毒方法的操作、集体性疾病的防控、生病孩子的照顾、意外事故的处理等,定期培训与巡班检查指导、个别辅导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帮助保育新手改进。 通过对保育新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和指导,将“保教并重”的观念贯彻和实施落实在管理之中,落实在保育新手的岗位之中。通过全园人员的努力,有效地促进了保育新手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