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课程定位与教学建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首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它不同于必修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是供选修政治的学生用的,是对必修课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但是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的性质定位依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常识和观点的教育。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课程定位与教学建议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课程定位   

首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程,它不同于必修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是供选修政治的学生用的,是对必修课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但是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的性质定位依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常识和观点的教育。   

其次,课程以专题形式进行编排,其内容可用“一本、二形、四大国、四组织”来概括。“一本”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国体;“二形”指国家的管理形式(国家权力的内部横向关用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权力的内部纵向关用;“四大国”指英国、法国、美国、中国;“四组织”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I'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欧盟。因此,通过学习这几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基本常识,分析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的阶级本质,明确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拓展国际政治视野,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所以其核心价值导向在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世界眼光。二、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活动教学    1.教材设置的活动    该课程设置安排了很多活动。专题一设置了11个探究活动,2个专题活动;专题二设置了12个探究活动,2个专题活动;专题三设置了巧个探究活动,2个专题活动;专题四设置了18个探究活动,2个专题活动;专题五设置了14个探究活动,3个专题活动。   

2.活动的处理境咯    基本理念—遵循教学过程性和开放性统一,实践性与开放性统一。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实施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讨论、收集展示、评析、角色模拟以及撰写小论文等;活动时间可以在课堂开始当作情景导入,在课堂中展开;活动场所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之外。如果时间、条件允许,学生兴趣较大,活动可以安排一课时进行,前半节课由学生小组分别展示材料、阐述分析,后半节课师生共同分析结论、总结归纳、小组评比等。    总之,师生之间要有交流和沟通、互动,学生要有一定的体验和参与,否则就很难有观点的生成。事实上该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生活逻辑,不追求知识体系逻辑。着眼于学生的参与,以学生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为主线,淡化知识的概念化、理论化和系统化。尽量让学生通过大量事实和背景材料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明白一些政治生活的常识和道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国家政治生活,了解国际社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世界眼光。     

()整合教学   

1.《政治生活》与帼家和国际组织常%qJ)的整合   

《政治生活》与《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都属于政治学范畴,由于两本教材由不同人员编写,因此部分内容相关甚至重复在所难免。二者直接相关的知识点有八处之多。他们是关于国家的含义、关于国家的J哇质及类型、关于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关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关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于国际组织和联合国以及中国与他们的关系(外交政箫,等等。当然,这种差别主要是二者表述方式、侧重点以及详略不同湘关内容往往选修课程更详细,这也体现了选修课的特蔚,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尺度,在对两本教材进行必要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2.历史学科与《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整合    高中历史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几个重要的国际组织,欧盟的产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    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自身内容的整合    专题之间的整合。该课程共有五个专题,专题一讲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基本理论,而后而四个专题分别讲述英国、法国、美国和中国的政体、国家结构、政党制度以及几个重要的国际组织,详见表1。所以教学中要前后联系起来,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