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摘要〕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厘清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改变“千人一面”的现状,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制定面向全校、立足长远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摘要〕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厘清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改变“千人一面”的现状,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制定面向全校、立足长远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随着《美国创新法》《欧洲创业录皮书》等一系列法案和报告的出台,推动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促进经齐社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驱动力,许多国家和经济体已经将鼓励全社会的创业活动作为破解经济与社会发展困境的重要战略,通过发展战略、政策体系、环境塑造、文化引领等多种手段构建创业型的社会,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以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学习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自然成为各国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变革,提升国家竟争力的关键,被誉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的创业教育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的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可以看出,创新概念的范畴涵盖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技术的、组织的、方法的、系统的变革及其最终价值实现过程,而创业则是为了推动创新的实现和由一大批拥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所进行的动态过程。与创新相比,创业更加强调愿景形成与价值实现的有机统一,它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转化为成功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不仅包含了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发现变革趋势并把握机遇的能力、组建有效的创业团队并整合各类资源的能力、打造可持续的创业计划的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解决应激性问题的能力。可以说,与创新这个更为宏观的、注统分析的词汇相比,创业是一种更加注重实践性、个体性、多样性的过程。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