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小学民族音乐多元化课堂建构的策略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它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绪。无论从心理凝聚力还是从民族认同感来说,它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民族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流行音乐和西方经典音乐的挤压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在一些学校更是无人问津。为此,本文拟在分析当下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找出小学民族音乐多元化课堂建构的策略。

 小学民族音乐多元化课堂建构的策略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它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性,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绪。无论从心理凝聚力还是从民族认同感来说,它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民族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流行音乐和西方经典音乐的挤压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甚至在一些学校更是无人问津。为此,本文拟在分析当下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找出小学民族音乐多元化课堂建构的策略。、

民族音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意义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体系。我国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音乐形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像一道道波纹清晰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不同民族的音乐也蕴含了不同民族人们的优秀品格,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民族音乐,可以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此外,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引入民族音乐,也可以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体会民族历史的苍茫雄浑,并以此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最后,民族音乐作为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课堂中引入民族音乐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二、当下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民族音乐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一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到了近代,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音乐便以“教堂音乐”为先导大量涌入我国,民族音乐逐渐被国人冷落和忽视。进入20世纪,沈心工、李叔同等先生受维新变法思想的感召创造了“学堂乐歌”这种音乐形式,多选欧美的曲调进行填词而成。再到以“五四运动”为发端,陈洪、萧友梅、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发起的“新音乐运动”,主张进一步学习西方音乐、改造旧音乐,创造不同于传统音乐的新的音乐样式。这一系列“西学东渐”“洋为中用”的尝试,在当时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令人困惑的是,随着西方音乐的普及,民族音乐却几乎销声匿迹。进入当代,随着流行音乐的泛滥,其节奏明快、旋律多变的特点迎合了当下学生追求个性的需求。再加上现代传媒铺天盖地、狂轰滥炸式的传播模式和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学生很容易被裹挟其中,越发挤压了学生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和民族音乐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也开始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发展起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处于当代中国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的小学民族音乐教学,需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构建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目前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函待解决,例如,一些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他们在课堂上试图联系其他学科来开展教学,但是没能牢牢把握音乐这条主线,因而将音乐课堂变成了一个大杂烩。其他的突出问题,还包括民族音乐的引进和推广缺乏活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单一、所教的曲目在很长时间都一个样等。例如,一说起二胡就是仁泉映月》,一说起琵琶就是《十而埋伏》。所有这些,都使得学生在学唱和欣赏民族音乐时毫无兴趣。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