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官方网站(唯一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目录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7年7期目录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弱化现象归因及改进措施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社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官方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手段之一 。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弱化现象归因及改进措施

庞四喜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手段之一 。 实验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原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 分析问题的能力 、 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等 。 实验教学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许多学校的生物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通常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为什么会出现实验教学明显弱化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一 、 弱化实验现象归因

1. 定位错不少教师没有深刻领会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清 。 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高中生物就应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实验只是理论的补充,是教学的点缀,教学应以理论为主 、 实验为辅 。 这样的定位显然是错误的 。 实验和理论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同等重要,不可分割,根本不存在主次关系 。 强调理论没有错,但是绝不能弱化实验教学 。2. 观念陈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部分教师观念还没有转变,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考什么教什么 。 高考是纸笔检测肯定不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此部分教师也就紧跟指挥棒转,用在黑板上讲实验代替了动手做实验,弱化了实验教学 。3. 方式旧由于大多数学校物理 、 化学 、 生物实验开设较少,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实验室,偶尔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有参照书上的要求,按图索骥,机械模仿,他们对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很少有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操作模仿式的实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做与不做差别不大,这也导致部分教师放弃了学生实验 。4. 时间紧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稳态与环境 ”3 个模块,选修部分包括 生物技术实践 ” “生物科学与社会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3 个模块 。 按照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 的要求,高中生必须学完必修部分的 个模块,选修生物的学生还要在 个选修模块中任选 个进行学习 。 这样一来,高中生物的教学时间就显得非常紧张 。 而做实验肯定要占用一定的时间,且不做实验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实验题照样可以解答,因此不少教师选择这种经济又实惠的方式 。5. 仪器缺不少学校只有在上级检查或验收时,才会添置少量器材和药品 。 如果没有检查 、 验收 、 评比,实验室中自然损坏的仪器 、 消耗的药品等,学校根本不予补充 。 这必然导致许多实验课无法开设 。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一切围绕升学率转,少数学校对考试大纲上要求的实验课还能马马虎虎地开设,对考试大纲上不要求做的实验所需要的相关器材 、 试剂就从不购置 。 生物学中的有些实验考试大纲中虽然不作要求,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理解生物学原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 例如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中因为没有PCR 扩增仪 、 微量移液器 、 微量离心管等设备,所以PCR 扩增 DNA 片段这个实验就无法做 。 另外,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 菊花的组织培养 、 月季的花药培养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等实验受到仪器 、 药品缺乏等限制,也无法完成 。6. 组织难现在每班学生数一般都在 60 人左右,教室里安排这些学生问题不大,可实验室空间有限,要想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做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 。 如果把一个班分在两个实验室中,又不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容易导致学生失控 。 组织学生做实验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 学生乱除了体育课外,学生基本上一天到晚呆在教室里 。 一旦进入实验室,他们就会十分兴奋,对他们来说,实验室里所有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们对实验充满着好奇,而且实验小组一般有 ~ 人,学生可以不再像在教室里那样正襟危坐,于是少数学生就聚在一起聊天,左顾右盼,课堂秩序容易失控 。8. 教师累由于不重视实验,许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个别学校虽然有实验员,但是他们只负责保管钥匙,对实验基本不懂,不可能为教师准备实验 。 要想上实验课所有的一切必须由生物教师自己动手准备,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 生物教师周课时量一般较多,除了备课 、 上课 、 批改作业 、 管理学生外,再去准备实验,时间就显得非常紧张,实验课管理难度远远高于理论课,一堂课下来,教师精疲力尽 。9. 评价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高中基本上不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评价,这也必然导致大部分教师不想带领学生做实验 。 且高考是纸笔检测,不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所以绝大部分教师紧跟着高考指挥棒转,用在黑板上讲实验代替了动手做实验,弱化了生物实验教学 。

二 、 强化实验教学的几点措施

1. 转变观念, 正确定位陶行知先生指出: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教用手的人不用脑,所以一无所获 。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切实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实验教学和理论知识学习是生物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它们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也没有主次之分 。只有对实验教学的定位准确了,才有可能加强实验教学 。2. 让学生接触实验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只能通过实验这个载体,要设法让学生接触实验 。 教师要变 讲实验 ” 为 做实验 ,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 做 ” 中学,通过 “ 做 ”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 “ 做 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 要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让学生进入实验室,把能做的实验做完 。 同时鼓励他们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做自己设计的探究实验或验证实验 。 由于条件限制确实不能完成的实验以及许多经典实验,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视频,以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 。3. 改进评价方式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通过操作考查督促生物教师加强实验教学 。 各级各类考试中多命制一些只有通过做实验才能准确解答的习题,让背实验的学生无法解答,这也必将促进教师加强实验教学 。 例如,做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 实验时,某学生在选择新鲜的菠菜后,研磨时不小心加入了过量的二氧化硅,将导致滤液颜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用洗净干燥后的白细河沙代替二氧化硅,实验效果更明显,为什么?解析:研磨菠菜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更有效地破坏细胞结构;但二氧化硅是特别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加入过量后,滤液中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硅,导致滤液颜色变浅 。 实验证明,滤液中杂质越多,实验现象越不明显 。 改用白细河沙 (洗净干燥后用) 代替二氧化硅粉末,研磨更充分,滤液中减少了杂质的含量,颜色变得深绿,实验效果更明显 。 学生不做实验难以了解实验室中的二氧化硅是细粉末,不做实验更难以理解使用白细河沙的优点,如果平时没有做过实验,该题就不好解答 。生物实验教学弱化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可能立刻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 作为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端正思想,从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重视实验,强化实验教学,为改变实验教学弱化现象做出自己的贡献 。

 

Copyright © 2016-2020 版权所有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杂志社 - 技术支持:知网空间
投稿邮箱:kechengg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