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是贯穿语言教学始末的基础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明晰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了解语言的表意功能,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毋庸置疑,语法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一说到语法,大家就头痛不已,面露难色,使得语法学习之路困难重重,充满了挑战。我们如何打消学生这种语法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语法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语法教学更具有活力与魅力呢?基于这样的教学挑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从英汉对照、妙用图像、巧借外力三个教学策略,探索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渠道,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语法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真正掌握将繁琐、抽象的语法规律运用到语言实践中的秘诀,让语法旧瓶穿新衣,焕发光彩。
1.英汉对照,对比冲突利于区分英汉对照,是我们最直观的语言学习方式,它能够直截了当地对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进行区分对比,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结构的初步认识和对语言内容的表层感知。笔者认为,在语法教学中,适当地采用英汉对照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例如在语法规则的呈现过程中,可以采用中英文同时呈现的方式。在例题示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呈现例句,并用中文标注出其中的语言点,实现英汉鲜明对照,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知两种语言结构之间的区别。通过这种对照式的教学策略,能够使语法规则更加直观,使语法教学更加具体。例如,在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8Pets 这单元的语法知识点中,为了帮助学生区分“bring sth. to sb.”与“take sth. to sb.”这两个语法知识点之间的区别,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直接讲解,而是就这两个知识点分别给出三个句子(英汉对照),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这两组句子的中英文进行剖析,尝试找出每一组句子的共同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小组的探讨,总结出“bring”是“带来”的之意,而“take sth. to sb.”则是“带去”的意思。在寻找规律的基础上,笔者还鼓励学生尝试利用这两个知识点模仿例句,进行创造性造句,并顺势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对这两个语法点加以巩固。
2.妙用图像,生动形象促进记忆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还依赖于表象事物,特别是在抽象的语法教学中,因此教师更要关注文字与图像之间的灵活转换,尝试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语法所隐藏的技巧,启发学生根据形象,例如图片、动漫、思维导图、视频等,对语法知识点进行精细加工,促进知识点的识记与保持。同时,教师还应将语法操练活动渗透在以形象为依托的实践活动中,以生动活泼的图像,激发学生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加入到语法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忆备用的灵活性与准确性。例如,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Outdoor Fun 时,在语法操练活动中,为了帮助学生复习与本课主题有关的一些户外活动(OutdoorActivities),并引导学生以“go +V-ing”的短语形式进行串联,笔者设计了“Let's guess”的教学互动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各种户外项目的动画图片(如游泳、爬山、打篮球、踢足球、购物等),并用遮挡物遮挡住图片的一部分,留下部分线索,对学生提问:“What outdoor activitywould you like to try?”同时,引导学生用“I'd liketo go +V-ing”的句式进行回答。在这个游戏中,笔者以形象的图片形式,将教学内容有意地串联在一起,并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语法操练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语法教学的趣味性。
3.巧借外力,他山之石易于理解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精彩论断,向我们表明了“借力生力”的人生智慧。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我们亦不能仅仅拘泥于已有的教材内容和设计好的教学辅助视频,以及已有的教学案例等现成教学工具,而应紧跟时代,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化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常常借用学生感兴趣的娱乐八卦、关注的周边新闻、喜爱的网络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等,渗透语法知识的分析与实践,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夯实他们的语言基础。例如,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My Day 单元的第三课时后,笔者考虑到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安排展开,于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简单地描述他们自己或者其他人一天的日常安排(make a simple description of theiror someone else's daily life)。为了有效地检测学生对于本课语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笔者巧用学生熟悉的微信平台,设计了一项以微信为依托的别开生面的课后作业。在这项作业中,学生必须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本单元Reading 和Welcometo the Unit 的语言点,描述自己或者身边最熟悉的人的一天生活安排,并发表在朋友圈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平台,利用课后时间,就小组成员的“somebody's daily life”进行讨论并评价,推选出小组最佳“微作文”,并将这篇微作文以微信形式发给教师,以供下节课在班级中进行分享。总之,语法教学既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亦是教学的难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一改传统“输入式”的被动教学法,丰富语法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感知语法知识,为学生创设更多平台去探索语法奥秘,把语法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互动式教学环节,让语法教学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安静”转向“活跃”,由“单一”转向“多元”,为英语语法教学“改改风格,换套新衣”。